第一章31號文件(1)
(雙星紀1031年人類第一深空空間站-加加林空間站第三區)
楊憧宇,男,地球年81歲,雙星紀最重要物理理論-宇宙蝶生論奠基者。被譽為雙星紀以來最偉大的三位科學家之一。
加加林空間站第三區,是一眾科技研究所的聚集地。其中的11大道的盡頭,便是楊憧宇所在的暮翼研究中心,此處建築頗為獨特別致但為後敘。研究中心大堂是利用全息技術使至今最精確的銀河係地圖浮動在大堂之內,群星閃爍的中央則立著一柄刀式的長劍,長劍的貼護手處鑄有別致的三朵花,長劍身邊則是環繞著全息技術顯示出的三個中文漢字“天決劍”。
回述加加林空間站,實質是一巨大深空城市,起初作為地球同步衛星,後來以上一紀末的質量反應原理(上一紀年偉大科學家艾倫皮斯科提出,詳細為後敘)改造成為與地球質量高度等同的深空站。經過幾代人努力,最終與地球同軌,但因為不定、不明的宇宙空間外力影響,加加林空間站每年都會調整一次質量。
正是由於同軌空間站的出現,被世界定義為第二園,從此開啟了雙星紀元年。不幸的是,加加林空間站起初作為富豪、科學家和政客的專屬空間領域,隨著數個世紀人類科技的飛躍式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可以通過廉價的技術條件到達加加林空間站,於是在雙星紀18年爆發了一場近乎毀滅整個加加林的大規模戰爭,戰爭不僅損毀了空間站,甚至在地球上戰火也燃遍了歐、亞、美三大洲。
但即便如此,由於不明原因,這場持續了兩年零三個月的人類第一次跨空間戰爭僅以事件定論,被後世稱為“初火事件”。加加林在之後,為了容納新入民,進行了一次大改造,成為了一巨大陀螺型“空間艙”,城市落成在“艙”內。
雙星紀388年,一場不明緣由的大地震席卷整個地球,海嘯肆虐、火山撼地,後又持續數年之久的餘震將地球生態摧殘殆盡,迫使當時的發達聯邦向加加林進行大量移民。加加林空間站出現第一次人口高度膨脹。雙星紀413年,加加林第二次改建完成,空間站將原巨型陀螺空間艙加上外聯三支巨型太陽能懸臂,以作為新的移民點,這便是之後的第一、二、三區。
雙星紀573年,人類能源臨近枯竭,次年地球“新紀戰爭”爆發,雙星紀575年,大動蕩之下,加加林空間站隨之卷入了這場浩劫。八年光陰,人類第一次在新紀元迷茫,在生死線殘喘。可亂世之中卻走出了雙星紀第一位偉大的科學家-阿爾伯特.金,他根據一項自己的研究理論,製造出了一台盤型對撞機並且成功大量生產了反物質。雖然由於戰爭,金的理論基礎資料去向不明,但是對撞機以“上帝輪盤”之名保留了下來。無疑,金的理論丟失是雙星6世紀乃至整個人類文明最大的遺憾,但是反物質的高生產力出現加之當時帶給人的振奮引發出的各種能源保護使得人類文明一夜之間又煥發了新生。
雙星紀590年1月1日,阿爾伯特.金科學獎設立。同年6月,反物質宇宙飛船技術誕生,人類抱著新的願景,新的希望開始對太陽係外展開征程。
不幸的是,人類解決了能源,卻征服不了長途空間所需的時間,人類再一次望著星空,靜靜守在了太陽的光芒之下。
雙星紀631年6月3日,位於地球當時最大的人工智能實驗室“泰坦”秘密進行的代號63的人工智能項目-“創穹”在問出研究人員一句“我擁有靈魂嗎?”的驚世之語後失去控製,這一天,在人類曆史上作稱為“363浩劫”。是人類文明曆史上第二次人工智能危機。
雙星紀681年6月3日,在“363浩劫”50年的日子,人類漸漸奪回社會控製權,但地球大多地區都已淪陷成為創穹的領域。這一天,在地球人類和平聯盟總部所在城市-一和,正式立碑,記載了50年來人類與創穹的鬥爭。
話回楊憧宇。暮翼研究中心的第二層,有一處設計雅致的會客廳,廳的正中央有一張樸實的方桌,桌旁坐著一名衣著端莊神態昂揚的女子,不久二層一處安全門打開,女子起身言語飽含敬意:“楊教授,您來了。”
“啊~真不好意思,遲到,遲到!我的老毛病了。”楊憧宇快步上前與女子握手。
女子急忙帶有歉意地說:“您快別這樣說。”,同時在眼睛旁邊貼著的一塊水滴設備上一按,幾乎同一秒,楊憧宇眼旁同樣的水滴一亮,女子說:“楊教授,我是一和視台的主編賀雨,這是我們的名片”。
楊憧宇笑著說:“別客氣,請坐。”
可能是因為麵前的楊憧宇是當代偉大的人物,作為節目主編的賀雨竟有了些許靦腆,“教授,之前聯係過您,不知道您是否能出席“363浩劫”400年紀念儀式?”
“哎!”楊憧宇搖了搖頭,“實在是不好意思,後天我的確是有重要的事情要去處理,出席真的是很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