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公,我們找個客棧先吃飯好不好?孩子們都餓了,我也餓了。”
“前麵就有一家,我們就在這裏住下吧。”說著,方羽停下了馬車。
聽到外麵有聲響,小二知道是有客人到了,這年頭,有個客人可真不容易。他滿臉堆著笑,熱情的出來迎接。
宋朝的飲食文化是非常豐富的,語嫣點了三葷兩素,不消片刻,菜已上齊。孩子們雖然嘴巴上不說,但見到這麼好吃的菜肴,顯然都已經餓壞了,直咽口水,肚子“咕咕”叫得更厲害了,但就是坐著不動筷子。
“來,我們吃飯。”說著,方羽第一個動筷子,接著,語嫣也拿起了筷子。兩個孩子這才立馬狼吞虎咽起來。
在孩子們的腦海裏,父母的教誨讓他們懂得了吃飯必須長輩先動手,入座必須長輩先坐下。
語嫣心疼的說道:“這麼餓,下次應該早些跟父親母親說。”
正正擺擺手,不說話。等到大家都吃完了,這才一本正經的說道:“子曰:食不語,寢不言。雖疏食菜羹,瓜祭,必齊如也。席不正,不坐。鄉人飲酒,杖者出,斯出矣。鄉人儺,朝服而立於阼階。問人於他邦,再拜而送之。”
“這話是什麼意思呢?”語嫣看看丈夫,苦笑了一下,“都是你教的,現在倒好,滿口的之乎者也。”
正正答道:“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吃飯的時候不說話,睡覺的時候也不說話。雖然是吃粗米飯蔬菜湯,也一定先要祭一祭,一定要像齋戒時那樣恭敬嚴肅。席子擺放不端正,不要坐。在舉行鄉飲酒禮後,要等老年人先走出去,自己才出去。本鄉的人們舉行迎神賽會驅疫逐鬼儀式時,總是穿著朝服站立在東麵的台階上。托別人代為問候在其他諸侯國的朋友時,要躬身下拜,拜兩次,送走所托的人。”
圓圓說道:“父親,我們做得對嗎?”
“你們做得很好。”
在這個陌生的世界,一家人彼此照應,互相關懷,其樂融融。然而好景不長,就在第二天早上,他們牽著馬車正要出行的時候,一個穿著白衣的男子、蒙著麵,手持寶劍,擋在了他們前麵。
見到白衣男子目光炯炯的眼神,語嫣心裏“咯噔”一下,好深厚的內功,大清早的攔人去路,定然來者不善。
“我去會會他,你們注意周圍。”說著,語嫣提著七星龍淵劍,大步流星的走到了馬車前。
“兄台擋奴家去路,意欲何為?”
“小娘子欲往何處?”對方的聲音非常柔和,這與他犀利的眼神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廬州。”語嫣隨口瞎編了一個。
“去廬州作甚?”
“探親訪友。”
“何親何友?”白衣男子不依不撓的追問著,說話的語氣始終是那麼的柔和。
“親,乃生身母親,友,乃忘年之交。”
“何事要去?”
“多年未見,甚是掛念。”
“家住何處?姓甚名誰?”白衣男子很有種打破砂鍋問到底的味道。
方羽眉頭一皺,這個白衣男子來路不明,用心不良,他究竟想要做什麼?
隻聽金語嫣道:“母親金氏,家住廬州河畔,楊柳樹旁,好友楊開,在廬州開了一間客棧。”
方羽心裏暗暗的歎了口氣,這女人不得了,撒起謊來麵不改色,說得跟真的一樣。
“小娘子敘述的如此詳細,就不怕我殺了他們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