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家莊,北方一個普通的村莊,據傳是唐朝名將盛彥師被冤殺後,族人氣憤不過,故而隱居在此,這個村以前不叫盛家莊的,叫歸故裏,改革開放後,村裏才改了名,光明正大的叫起盛家莊。盛家莊北邊背靠登雲山,南麵環抱複葉河,典型的環山抱水之局,登雲山不高,但是陡,山頂有一尊天然形成的石頭像,每當夏天,山上鬱鬱蔥蔥長滿野花野草,遠遠望去,好似一個披著戰袍的勇士,手指著天空,矗立在哪裏。相傳,登雲山是神仙臨時歇腳的地方,從此山可直達天宮,凡人服不住山上的仙氣,上山便會頭昏腦脹,祖輩們曾有人鬥膽上山,還看見了山上的“天鳥”,可此人下山後,不久就臥病不起了。當然這隻是傳說而已。但是盛家莊的景色確實怡人,草色蔥鬱,碧波相映,每當夜幕降臨,除了潺潺河水和蛐蛐的叫聲,在沒有任何聲響,盛家祖祖輩輩在此繁衍生息,過著嫣然自得的生活。
秋高氣爽,水落石出,西邊的晚霞就像紅色的綢帶一般懸掛在天邊,火紅的太陽繡在晚霞中,活生生一副“夕陽無限好”畫卷,然而盛度可高興不起來,因為他的第三個兒子就要出生了,他焦急的在門外踱著步,屋裏傳來媳婦許華一陣陣無節奏感的、撕裂的喊叫聲,村裏的接生專業戶“郝老婆”在屋裏忙活著,隨著一聲清脆的嬰兒叫聲,盛度那顆懸掛的心終於落地了。
“生了,又是個兒子。”郝老婆興高采烈將孩子抱給許華,許華微微的點了點頭,覺得好像少了點什麼。是啊,已經是第三個兒子了,雖然家裏又多了一個勞動力,但是許華心裏還是希望是個女孩。此時,盛度正用熱毛巾為許華拭擦臉上的淚和汗。
“他爹,孩兒起啥名啊,本來女兒準備叫淩鳳的。”許華說道。
“那就叫淩風吧,正好還同音。”盛度微微思考了一下說道。
“盛淩風,我覺得挺好。”許華笑了笑說。
盛度已經有兩個兒子了,老大取名叫盛淩輝,已經6歲了,老二取名叫盛淩耀,也都3歲了。盛度上了小學三年級,沒什麼文化,但是對於孩子的姓名還是很重視的,最起碼叫著順口。
盛度是村裏的老好人了,雖然家裏窮,但也落得個知足,他的工作就是幫村裏人放羊,一年365天,出了過年的那幾天,天天如此。媳婦許華是村裏有名的厲害媳婦,不僅把持家務,有時候還做點“打工”營生,幫家裏賺錢外快,在夫妻二人的操持下,盛度家的生活還是不錯的,最起碼天天有玉米麵吃。
盛淩風滿月那天,鄰裏鄰居過來看望,俗稱“送湯”,有的人拿著2斤手工掛麵,有的人拿著幾個雞蛋,有的人拿著幾斤白麵,這是當地約定的“還禮”方式,每逢村裏紅白喜事,村裏人都端著自己家僅有的好吃的送給主人家,主人作為回禮,隨便請村裏人吃一頓油糕粉湯就罷了。
話說,盛淩風滿月那天,村裏來了個算命先生,算命先生為盛淩風算了一卦,說這孩子生的一副富貴相,但命運多變,需要“破法”,盛度雖然不願意相信這命運之說,但也不由得心裏不安,遂請教算命先生破法之術,算命先生閉目養神,說道:法自在心。盛度稍作平靜,給算命先生拿了點香火錢,安排算命先生就座吃飯便忙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