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1章 我媽下崗了(1 / 1)

說起來,我媽在事業上也算是順風順水:幹了幾年會計,因工作出色提拔當了科長,後又當了婦女主任,從此不用為數鈔票手忙腳亂,為賬不平而心急火燎,還能遲到早退幹點私事,很是瀟灑。然而一日,她回家悲愴宣布,她不但被“罷官”,還下崗了。

媽媽初下崗的幾日,我家客廳裏坐滿了阿姨,她們皆是我媽媽一起下崗的女工,來找“娘家人”做主的。“婦女主任”苦笑不已,自己尚且不保,何以顧及他人?後來女工們也漸漸意識到隻有正視現實,才能擺脫困境,遂不再踏入我家,紛紛另擇良木而棲去了。

倒是媽媽,一連數日都保持著悲憤的神情。爸逗她:“其實你專事相夫教子也好。”平時很有些小自負的媽媽一聽不樂意了:“俗話說‘荒年餓不死手藝人’,我幹過多年會計,我怕什麼?”於是翌晨,她翻箱倒櫃找出會計職稱證書,氣宇軒昂地開始了她的求職生涯。

媽媽堅信“此處不留她,自有留她處” 。起初驕矜無比地欲謀求高收入的職業,但人家一看她的年齡,就滿臉同情地搖頭,這使信心百倍的她大受打擊。連番碰壁後不得不降低條件,但那“非會計不幹”的原則依然把她拒之上崗的門外。於是那些日子,盡管她磨破嘴皮,跑穿鞋底,仍均徒勞而歸。

求職無果,她隻有委屈地蝸居家中做個主婦,心裏不平衡了便弄得鍋碗叮當刀鏟霍然,之後哀歎:有工作,真是一種幸福。

忽一日,一家合資工廠招收會計,媽媽聽說後,飯也沒吃就應聘去了。那天報名者多,但她憑著“硬件”——一紙“中級職稱”、“軟件”——過硬的財會能力,脫穎而出,正式成為工廠的“管家”。惹得我們戲謔她是“打工妹”,她卻反過來警示:人還是要有點專長為好。

重新上崗的第一天,媽媽早早起來,直到傍晚才筋疲力盡地回家,她感慨道:“在國有企業養尊處優慣了,剛上班還真不適應呢。”

雖累,媽還是極其珍視此次就業機會。月底,第一次領薪水時,她百感交集:“這才真正是我的勞動所得。”隨後怔怔地出神,仿佛在懷念以前上班的輕鬆幸福。

(原載1997年4月21日《工人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