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6章 一封家書(1 / 1)

初入校的第一個晚自習,班主任讓我們每人寫封家書,向父母彙報近況,感謝父母多年的辛勤教育……班主任頗有人情味。

離家千裏,想家倒是真的。於是那個晚上,我們都忙活著奮筆疾書,述說親情。

第二天,當我們依次把家書遞在老師手中時,班主任滿意地笑了:“你們的父母收到信會很高興的。”

她數了數信:“咦,怎麼少了一封?”就問還有誰沒交。

一個衣著儉樸的女孩便怯怯地站了起來。

老師問:“劉國花,你怎麼沒寫?”

“我爹娘不識字。”劉國花輕咬下唇,漲紅了臉。

“不要緊,你可以畫些花兒,像天氣好,就畫個太陽之類,保證他們能看得懂。”

“可……可我們那兒是收不到信的,那是個很偏僻的小山村。”

老師同情地點點頭,不再說話。

於是,四十位同學,隻有三十九封載著孝心和親情的信被老師寄走,獨獨少了劉國花的那封信。

很快,我們陸陸續續地收到父母回信。每天的第二節課後,班主任都會拿著數封信來到教室,挨個發信。收信成了我們最快樂的事情。

每當這時,劉國花總是瞅著雀躍的同學們,滿臉羨慕。

一天我們在宿舍裏談起劉國花那個貧窮落後的小山村。韓婷提議:“咱們一起給劉國花寫封信好不好?”

宿舍六人齊聲讚同。當即鋪紙,共同給劉國花寫信。一人寫了幾句,最後韓婷寫道:“劉國花,你雖然收不到你父母的信,但是你卻擁有三十九位同學,我們都是你的兄弟姐妹,這也算是一封家書吧。”

寫罷,我們把信折成和平鴿的模樣,牽手步入樓下,鄭重地把信投入郵筒。

翌日的第二節課後,老師照例來教室發信,她念:“劉國花。”

劉國花一下子愣了,直到老師又喊了一遍她的名字,她仍不肯相信地問:“老師,真是我的?”老師說是呀。她這才遲遲疑疑地移上講台,雙手接過信,小心翼翼地拆開看了起來。

好半天,都不見她抬頭。這時全班鴉雀無聲,都靜悄悄地看著她。終於,她抬起頭,滿眼淚花哽咽道:“謝謝,謝謝同學,我……”

(原載1996年1月4日《齊魯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