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文字之獄(2 / 2)

後來,李宗周的黨羽天天拿著這些文人的詩文,反複琢磨,要費盡心機,找出其中暗諷之句,然後據此治罪。後來,就有了文字獄。

一旦有了文字獄,這文人墨客們可徹底遭了殃。不要說暗中譏諷朝政的,就是沒有譏諷的,隻是有些可疑,甚至隻是些文字巧合,都一個個被推上了斷頭台。這李宗周的黨羽胡亂根據一些細小的蛛絲馬跡推斷出不恭之語,雞蛋裏挑骨頭,硬把無數人送了大牢。

文壇頓時經曆了一場巨大浩劫,一時間慘死的文人數以萬計。一時間大家都不知道該如何寫詩文了。因為你隻要寫一篇,很可能他們就能找出十幾處“朝政之語”,然後隨便定個死罪。

後來,有個文壇上的泰鬥級人物說了一句,“文人從此隻論風月,不談朝政。”

倒真的把文人保存下來了,於是幾千年來,大家把這句話墨守成規。“文人從此隻論風月,不談朝政”,這句話就成了文壇不言自喻的基本規矩。

當然,不論在時候,總有一些“傻子”,自詡為文人墨客,明知道有這個規矩,卻一直不顧禁忌,始終把家國天下掛在口邊,抒於筆尖,存於心間。

但有時便卻偏偏是這些“傻子”,常懷憂國憂民之心,不惜絞盡腦汁,為國家獻計獻策。在國家危難之際,甚至為國死難,卻也無怨無悔。

然而這李宗周究竟有沒有不顧親情,毒殺太後?如果有,太後畢竟是天子之母,防守嚴密,每一餐,每一飯,都經過嚴密檢查,怎麼會輕易被人毒殺?可如果沒有,那太後是怎樣暴斃的?

此時還得從幾天前說起,就在五天前的深夜中。

這天深夜,李宗周遣散左右,獨自登上金鑾殿。

九龍黃金椅上的九條黃金金龍的盤旋在龍座之上,在微弱燭火的映照之下,依舊耀耀生輝。金龍的眼睛嚴厲而凶狠,天子的威嚴不言自明。青玉菱花案擺在龍座之前,菱花花紋精美而勻稱,上覆的是精巧的的金絲穿線的龍鳳呈祥的絲絹繡品。上麵有一些昨日奏折,一旁是是象征無上權力的天子的玉璽。

這李宗周摸了摸這九龍黃金椅,又摸了摸青玉菱花案,還有龍鳳呈祥的絲絹。眼中泛著難以抵製的迫切光芒,他扶著龍椅,緩緩坐下,似乎感受到了極大的滿足,不由哈哈大笑。

“沒想到,我也有今天,這寶座已是我的掌中之物了!”

李宗周拿起幾本奏折批閱起來,可不要以為他是真正處理政務,他這隻不過做一把當皇帝的癮。

“這感覺還真是不錯!”

“玉璽,我也看看!”

要知道本來是有個掌印官的,不過李宗周嫌他不聽話。便隨便找個過失,把他殺了。他又沒有再設掌印官,於是乎這玉璽便一直放在大殿的青玉菱花案上,一直也沒丟,倒也算是奇跡了。

他將玉璽拿在手中反複把玩,翻過來,翻過去,簡直愛不釋手!

突然聽得一聲響,“爹!”

內堂有人進來了,他措手不及,差一點將玉璽摔在地上,連急帶慌,左顛右倒的將玉璽放入木盒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