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了這話,白起一笑:“大王,臣一直就為此事做準備,山西是咱們秦軍必定要取的,一個月以來,臣與李公子號令各地編練人馬,這其間,李公子又出了一個主意,要將所有壯年男子,全部立冊書名,編入兵籍。也算是全民為兵的一個策略。”
秦王道:“你是說,這些人平時為民,戰時為兵,與我秦國製度一樣?”
白起點頭:“兩千年前的秦國,便是如此。也因此才可以組成百萬大軍。今日關中的人口,已經增加到數百萬,其中丁壯有五六十萬,這些人如果都可以上陣,自然不怕任何人。”
秦王道:“確實如此,孤一時倒沒想起來此策。看來李公子確是通曉曆史,此時派上了用場。”
白起道:“等到這些丁壯操練一段時日,可以上陣時,就是秦軍攻取山西之日。”
秦王沉吟著:“大概多久可以出兵?”
白起道:“最多兩個月。”秦王道:“好,那便定在臘月出兵,趁著年關將近,一舉進兵。或可收到奇效。此事不要外傳,免得官軍有所防範。”白起點頭。
進攻山西之事商議之後,白起便與李岩一起,嚴加督練人馬,白起將手下所有將領都放了下去,讓他們去各個縣城,編練壯丁,教授秦軍戰法,秦軍中有俘虜的官軍,白起也將這些人提拔起來,好讓秦軍熟悉官軍的作戰之道。
白起覺得,秦軍的戰法雖然橫行一時,但過了兩千年,已經落了下風,尤其是對於騎兵的認識,更是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兩千年前,騎兵隻是輔助兵種,戰場上的主力,是車兵和步兵,幸好當時的匈奴人經常與秦軍作戰,因此秦軍還是很注意騎兵的使用,這一點要遠遠強於當時的各國,除了趙國可以匹敵之外,各國都不是對手。而有意思的是,秦趙長平之戰中,白起正是使用騎兵,截斷了被圍趙軍與大本營之間的聯係。
因此白起是非常看重騎兵的,何況這個時候,無論是滿清軍,還是關寧鐵騎,都是異常剽悍的騎兵,因此白起也特別重視騎兵的訓練。
有了涼州王呂儒的資助,秦軍的戰馬不少,因此騎兵迅速地發展起來。
就在秦軍秣兵厲馬,準備進攻山西的時候,天下局勢突然產生了一個根本性的轉折,本來這個轉折不應該來得這麼快,但是老天卻在其中插了一腳。
原因便是今年秋天的雨水太大了。
河南開封在李自成的重重包圍之下,仍舊雄姿峙立,巋然不動,好像風雨之中的泰山一般,數代人的修築使得城牆堅厚無比,農民軍無法撼動,因此便想長期圍困。
可是開封城中的情況,卻因為秋雨連綿,發生了巨大變化。
那就是城中的存糧。
本來開封城裏一早便存放了大量糧食,足可以支持全城軍民食用一年,雖然孫傳庭曾經調用過一部分,但數量不多。因此城中的糧食至少還能支持十個月。
但是一連多日的大雨,毀壞了無數糧倉,很多糧食順水漂走,流進了陰溝。而且也不知道是什麼人傳出了消息,說倉中的糧食急劇減少,最多三個月糧倉便要空了。
消息立刻像風一樣傳遍了整個開封城,那些軍兵們首先騷動起來,不少軍官不顧將令,帶著士兵們去糧倉搶糧,這些人一動,城中的百姓們也不想等死,因此也一窩蜂地去搶糧。
整個城中一片混亂。
等到陳永福,推官黃澎等人將這股風潮壓下去之後,糧食又損失不少。
後來知府大人一統計,眼下的糧食,隻夠吃兩個月的。
兩個月,朝庭有把握打退李自民嗎?這個問題用不著考慮,連城中的孩子都知道,絕無可能。
因此周王朱恭枵手書告急文書,用飛鴿傳書,送到京城。
崇禎也是一籌莫展,眼下李羅聯軍四五十萬人馬,又剛剛擊敗孫傳庭,士氣旺盛,而官軍則士氣低落,想在短時間內解開封之圍,沒有這個能力,但是開封城最多隻能堅持兩個月了。
於是崇禎又一次親召孫傳庭入京,麵商此事。
孫傳庭連日以來,也忙得不可開交,他又新招募了一萬餘人,眼下手中已有三萬餘兵力,但是戰馬器械尚不齊備,軍士訓練也不係統,還不能出征。但是崇禎不肯放棄開封與河南,非要解開封之圍,孫傳庭也不能違旨。
於是孫傳庭便拿出了最後一招,親自上陣,不成功便成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