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希堯哈哈笑道:“太好了,有範大人做我們的頭,日後一定能打下明朝的江山,範大人當皇帝,子義將軍做督師,我們幾個都做將軍。”
範雎淡然一笑:“這是後話,眼下我已派人將淮河的口子堵塞,泄去洪水,你們的老營和部眾,都可以安然出城。”
馬守應等人連忙起身拱手:“多謝大人厚恩。隻是,隻是……”
範雎道:“我知道,你們想回去,但是又怕我多疑,對不對?”老回回苦笑道:“我們是誠心順服大人的,可就怕您懷疑我們回到營中之後,背了信約,因此,不知該怎麼說。”範雎道:“我既然敢放你們回去,就不怕你們背約。說實話,我可以勝你們一次,還可以勝你們第二次。”
老回回等人連連點頭:“正是正是……我們絕不敢欺騙大人,回去之後,立刻整治人馬,前來您帳前聽用。”
範雎說到做到,喝完了酒之後,便派了一隻船,讓他們自回淮南,一路上連個押送的衛兵也沒有派。
五個人來到淮南城下,此時洪水稍退,城裏的農民軍得到老回回等人被斬的消息之後,早就亂成了一團,正不知如何是好,沒想到五個人居然好端端地回來了。
農民軍中一片喜出望外,連忙將五人接進城來,老回回等人將事情一說,大家這才明白。
劉希堯是個直性子人,嚷嚷著:“咱們現在就集合人馬,拉出城去,讓範大人當咱們的頭兒,日後還會有虧吃嗎?”
老回回點頭:“不錯,範雎是個精明人,用兵也很有一套,比咱們強得多。革左五營如果真的背約,不降範雎,日後再碰上,他可不會手下留情啦。”
其實農民軍中最重義氣,這些人沒有多少文化,便將評書戲文中的關雲長做為榜樣,誰要是失了義氣,最為大家不齒。當然,這些義氣隻是對於自己人,對於官軍則不用講這些。那些假投降便是例證。
可是範雎不同於官軍,他方才喝酒時,已經擺明了要反叛朝庭的。便是自己人,況且革左五營人馬雖多,卻號令不整,其中也不是鐵板一塊,經常起爭執,很需要一位大家都服氣的人前來領導。
範雎便是最合適的人選。
商議已定,所有農民軍等著洪水退盡之後,便開始整軍出城,此時城外一片泥濘,汙泥沒膝,老回回等人在前,為了表示誠意,所有人都不騎馬,一律步行,因此行動緩慢,所有人走了近兩個時辰,才來到範雎大營外。
範雎聽到稟報,說革左五營十數萬人前來投降,非常高興,親自出轅門迎接。一看這些人全變成了泥人,立刻吩咐,讓農民軍在營外洗漱,軍中準備飯食,先讓這些人填飽肚子。
正在此時,朝庭下旨意的人到了,來的是一位觀察使,剛一進營門,便看到眾多的農民軍士兵和家屬正在吃飯,這位觀察使大人也沒在意,以為範巡撫招降了這些人,正在安置。於是直到大帳。
但是出乎他的意料之外,剛到帳口處,就聽裏麵一聲令下,闖出幾名刀斧手,將這位觀察使帶同隨叢一並拿下。
範雎邁著方步從帳內走出來,站到觀察使麵前,冷笑一聲。觀察使叫道:“範大人,我是來傳旨的,你卻將我拿下,卻是為何?抓錯了,抓錯了。”
範雎道:“不會錯,拿的就是你。聖旨何在?”
一個親兵從觀察使懷中將聖旨連同外麵的錦套扯了出來,交與範雎,範雎展開瞧了一遍,冷笑道:“崇禎果然是不放心,我打了這麼大的勝仗,他居然沒有一點賞賜,軍心何安?這樣的朝庭,範雎豈能效忠!”
他也不多言,將聖旨撕成幾片,然後一揮手,幾名刀斧手不由分說,將觀察使大人推到一邊,手起刀落,人頭砍下。
這回老回回等人是真的相信範雎要反了。連朝庭的使節都敢殺,範雎已經將自己回歸朝庭的路,完全堵死。
範雎有了革左五營數十萬人馬,腰杆立時硬了起來,他用觀察使的人頭祭了大旗,然後與諸將歡宴。宴罷之後立即起兵,向北攻擊,打下了宿州,兵鋒直指徐州。
流星探馬像瘋了一樣飛奔,將此消息報進京中。
崇禎接到奏報之後,尚不相信,暗想自己剛剛嘉獎了範雎,他怎麼可能這麼快便反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