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局中謀1(2 / 2)

孫傳庭道:“如果朝庭不信呢?”

範雎道:“按我看來,聖上對於大帥的能力,是極為看重的。就算他不信,也不會殺了大帥的。就算要殺,也要等到天下太平之後,鳥盡弓藏。因此大帥性命無憂。”

孫傳庭哼了一聲:“按我看來,這是自毀前程。”

範雎並不生氣,笑道:“在下以為,有楊嗣昌在朝中主政,大帥是沒有什麼前程的。”

這話令孫傳庭全身一震。

範雎道:“催促大帥攻城的旨意,必然是楊嗣昌慫恿的結果。而大帥也清楚,短時間之內,是不可能攻下西安城的。到了傷亡巨大而城池攻不下的時候,楊嗣昌一定會再告您一狀,說大帥能力欠缺,不足以堪大任,聖上也會對大帥失去信任,若真到了這一步,大帥才會真的有性命之憂,因為聖上是不會對一個沒有能力的人心存仁慈的。”

這番話如同當頭棒喝,令孫傳庭心頭劇震。

他不是不知道崇禎的為人,數年以來,光是內閣大臣就換了無數,而崇禎換這些人的理由,也正是才不堪任。自己攻不下西安城,部下傷亡慘重的時候,肯定會有人上奏皇帝,一方麵手下人報怨自己,另一方麵朝中必然有人想取而代之。

那個時候,自己真的成了風箱裏的老鼠,兩頭受氣,而自己的威名也將掃地,更不用說什麼仕途前程了。

孫傳庭權衡良久,下不了決心,因為無論他稱不稱病,都是一步險棋,稱病肯定會惹怒崇禎,可能會被丟入詔獄,不稱病,去攻城,則會損失部下而徒勞無功,日後也是丟官罷職。

他要在這兩種選擇之間擇其一而行,因此,都是險棋。

孫傳庭進退維穀的處境,早在楊嗣昌的意料之中,這個時候,他正在家中與一個人獨處密室,密謀著一個計劃。

這個人正是熊文燦的那個心腹幕賓,成功招降射塌天的顧童。

自從此人招降射塌天,為熊文燦立下一大功之後,熊文燦對他獎賞有加,引為心腹,而顧童沒有什麼後台,也完全將自己的前途交給了熊文燦,熊文燦為了讓他有機會升遷,特意派他做為聯絡人,來與楊嗣昌會晤,一方麵是想給顧童鋪平以後的路,另一方麵也讓楊嗣昌知道,自己手下有些能人,完全可以放心,不會誤事。

顧童自然不敢以真實身份進入楊府,因為朝庭上的規矩,在朝大員,不可以結私營黨,尤其不可以結交外麵的將領。因此顧童是冒充一個太學生的身份,來與楊嗣昌討論《論語》的。

大家都知道楊嗣昌好為學問,家裏經常來一些文化界的人,因此誰也不會懷疑。

而熊文燦已經在書信中寫明顧童的身世,好讓楊嗣昌事先有個準備。

此時已經是晚上定更時分了,密室之中燈光不太亮,因為隻是說話,用不著文書字紙。

顧童已經見了禮,在下首坐了,楊嗣昌向他問了些熊文燦的事,顧童一一回答,楊嗣昌聽說那些流賊首領們一個個都很老實,也鬆了口氣,這才將話歸入正題。

而他的正題,便是孫傳庭和關中之事。

楊嗣昌問顧童:“你聽到關中那邊有什麼新情況嗎?”

顧童道:“回閣老,關中那邊的戰事仍舊如故,孫傳庭圍而不打,看樣子是想困死秦軍了,倒是秦軍有一支騎兵人馬,攪得他有點心神不寧,這支人馬據說是由一個號稱白起的將軍統領,十分狡猾凶殘,已經連打了幾個勝仗。孫傳庭想圍殲他,卻又不知道他在哪裏。”

楊嗣昌笑道:“這便是秦軍的高明之處。他們攻下了西安,又攻下梅縣,扶風和武功,為的就是今天。能在西安被圍的時候,外麵有一支機動力量,可以隨時救援。”

顧童道:“孫傳庭一個勁地請求添兵,很可能也與此有關。”

楊嗣昌道:“這個我也清楚,不過話說回來,孫傳庭這個時候,應該已經接到聖旨了,而這道旨意,會更讓他心神不寧。”

顧童道:“小人聽說了,聖上催促孫傳庭盡快攻城。”

楊嗣昌點頭:“孫傳庭是個明白人,他知道西安城中糧食豐足,城高牆厚,很難攻得下來,這才用久困之計。而此人心懷詭詐,一旦讓他掌握了大權,我等良人,皆要被其算計。哼哼,我也知道,他看我極不順眼,因此在這個節骨眼上,不能讓他立下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