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承疇聽到這個消息,便派出人馬,守在各個要路上,以防李自成突然出山,打自己個措手不及。
李自成進山之後,一方麵休整人馬,一方麵也派人出山去,打聽另外幾支農民軍的消息。
然而雖然探聽到了不少消息,可沒有一個是有利的。
首先聽到的,是劉國能的事,此人在與老回回一起被擊敗之後,跑到了湖廣,在那裏支持了一段時間之後,終於頂不住官軍的圍剿,投降了熊文燦。
招降劉國能,對於熊文燦來講,是一件大大的功勞。他連夜上奏朝庭,把這功勞歸於楊嗣昌。
崇禎見了表文,十分高興,重賞楊嗣昌和熊文燦。
熊文燦一連招降了闖塌天和射塌天,名聲大振。他也沒有食言,上書推舉二人為總兵官,朝庭也當即降旨冊封,還發了重賞,這令其他的農民軍頭領十分眼紅。
然後,便是張獻忠投降的消息。
劉國能投降官軍之後,張獻忠大為吃驚,因為如此一來,他的處境就危險了,於是張獻忠馬上寫信給熊文燦,表示願意歸降朝庭,痛改前非,洗心革麵,做一個安順良民。
熊文燦巴不得張獻忠能夠歸順,接到書信,高興得連拍桌子,當即應允,而且親自前往張獻忠的大營,前去招降。
張獻忠一受招撫,其餘的什麼羅汝才,老回回,革裏眼等人,也紛紛受撫。
整個大明江山之內,沒有投降的農民軍,隻剩下了李自成。而且他的人馬也僅剩數千人,縮在嵩山之中,苟延殘喘,看來滅亡也隻是遲早的事了。
於是,天下大勢,宇內紛爭的焦戰,就全部集中到西安來,這裏正在與孫傳庭拚死對抗的秦軍,就成了天下義軍的中流砥柱。
秦軍的成敗生死,關係著大明江山的安危,因此崇禎下旨,命令孫傳庭,務必將西安拿下,全殲秦軍,不可使一人漏網。
然而這個時候,孫傳庭正在頭痛。
他的頭痛,不是病,而是煩,他煩的是那個神出鬼沒,而且出手極狠的白起。
一連一個月以來,白起帶著數千騎兵,就像一支黑夜中的暗魔之軍,倏乎來去,不可捉摸。
先是他派去三邊地區,準備攔截白起的人馬,等了半天,沒有等到白起的一兵一卒,孫傳庭隻好令他們回來,此時傳來消息,華陰失守,被白起在夜間偷襲得手,所有的三千人馬大部被殲,而且白起手段殘忍,竟然將活捉的七百人連同傷員在內,一個不剩,全部坑殺。
得到華陰失守的消息,孫傳庭立刻感覺到不妙,因為華陰離潼關太近了,萬一白起乘勝再攻下潼關,引關外的李自成等人進關,那就不好收拾了。於是他立刻派高傑帶三千人馬增援潼關,同時他又派出賀人龍帶一萬人,收複華陰。
等賀人龍趕到華陰時,發現白起已經撤走了,而且將城內的錢糧收得一幹二淨。而派往潼關的高傑去了之後,也沒看到白起來攻潼關。
白起在一夜之間,又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可是沒過兩天,從三邊趕回的虎大威有急報送來,說是半路上受到一支騎兵的突襲,損失人馬一千餘人。
不用問,這又是白起幹的好事。
一時間,孫傳庭氣得咬牙切齒,可是又沒有辦法。因為他自從圍了西安之後,華陰與潼關都要派人馬去守,他守的地方越多,兵力就越分散,就越給白起以可乘之機。
為了不讓白起得逞,孫傳庭隻得繼續請求朝庭增兵。
崇禎也發了狠,不顧一切地增援關中。
楊嗣昌此時覺得有點不妙,他獨自進宮,來見崇禎。
崇禎立刻召見,楊嗣昌見了崇禎,先是讚頌了一番,說近日來招撫流賊成功,全仗聖上洪福與恩澤,聽得崇禎十分高興。
然後楊嗣昌話鋒一轉,談到了關中的局勢:“陛下,近日我聽說,孫巡撫在關中剿賊,還要朝庭添兵。”
崇禎點頭:“不錯,孫傳庭圍困西安,已經兩月有餘,但是西安城易守難攻,為了避免過多傷亡,孫傳庭圍而不打,是想將流賊困死城中,也不失為一條萬全之計。”
楊嗣昌輕輕搖頭:“據臣所知,西安城中的流賊,不過兩萬人馬,此時孫巡撫已經坐擁八萬之眾,對付兩萬人,綽綽有餘。我想根本用不著添兵了。”
崇禎一皺眉:“既是如此,他為何還要朕增兵關中?”
楊嗣昌沉吟了一下:“陛下,有句話,臣不知當不當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