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奇兵2(2 / 2)

白起點頭:“不錯,在我看來,你文武雙全,是個出將入相的人才。這樣的人才,秦軍是最需要的。咱們秦軍以後肯定會發展壯大,地盤越大,需要獨當一麵的人就越多。因此我才帶你來,讓你多看看。”

李岩道:“曆史上都說大將軍乃是戰神,從這次戰前的情況來看,大將軍足可當之。”

白起嘿嘿冷笑:“戰神?我覺得後人對我的評價,用得更多的詞是,人屠吧。”

李岩也笑了:“大將軍也看過書了……”

白起道:“在我們那個時代,秦軍是天下最強的軍隊,但是過了兩千年,戰法已有很大不同,眼下又出現了火銃與大炮,這個東西在很多地方,遠遠勝過了我們當時用的秦弩。如果不讀書,不了解眼下的世道,打起仗來,不吃虧才怪。”

李岩點頭:“對,咱們第一次大敗,就是不了解敵軍的結果。”

白起哼了一聲:“不會有第二次了。白起可以輸一次,絕不可以再敗。”

李岩道:“大將軍這一計,與唐代的李朔雪夜奪蔡州差不多啊。”白起哦了一聲:“此人也懂得這樣用計,肯定是員名將吧。”李岩道:“算是吧,但他打過的有名的仗,也就這一次。”

白起道:“隻有一仗,如何可稱名將?”

李岩道:“後世與你們那個時代不同,大都是一仗定乾坤的。比如曹操戰官渡,周公謹戰赤壁,東晉的淝水之戰,唐王李世民戰洛陽,朱元璋與陳友諒的鄱陽湖之戰等等。一次大仗之後,基本上就定了天下的格局。並不像大將軍與六國的戰爭,需要消滅每一個勁敵。”

白起靜靜地聽著,最後道:“我是多麼希望,天下再來一次七國分爭啊。”

李岩卻不以為然:“國家越多,戰爭越多,百姓越苦,大將軍打仗,不也是為了一統天下,讓老百姓過上安定日子麼?”

白起愣了一下:“不是。”

李岩大吃一驚,好像不認識白起了:“那你打仗,為了什麼?”

白起道:“那還用說,為了實現我心中的抱負,為了讓每一個人都記住我的名字,為了我的家族,我的後人可以世襲封地……”

李岩大為泄氣:“就為了這個,太自私了吧,難道你就沒想到百姓的生死疾苦嗎?”

白起道:“自然想到了。百姓是很苦的,不打仗,不就更苦了嗎?”

李岩連連搖頭,好像瞧著怪物一樣地盯著白起:“這是個什麼邏輯?不打仗反而苦,打仗反而不苦?”

白起也像瞧著怪物一樣瞧著他:“李公子,你飽讀詩書,這個道理也不懂嗎?”

李岩道:“不懂。聖人沒說過這樣的話。書上就說過,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白起歎了口氣,好像一個老人家對頑童解釋問題一樣:“我這樣跟你說吧,如果天下都不打仗,老百姓就隻能種田,一輩子都要綁在土地上,他們一年到頭,風吹日曬,沒有休息的時候,冬天地裏沒有東西了,他們還要去給官家服徭役,這是很苦的。但最苦的你知道是什麼?是沒有通道,沒有希望。他們無論幹得多出色,也沒有人來誇讚他們,沒有人來獎賞他們,因為這就是他們的命。可是自從有了戰爭,他們的機會就來了。他們就可以吃糧當兵,擺脫土地。隻要他們命大,在戰場上殺一個敵人,就可以升一級爵位,賞土地,殺兩個敵人,父母就可以免除刑獄,如果殺得更多,還可以做到將軍。就比如我。”

李岩道:“我知道,這是商君變法中規定的。”

白起道:“在我們秦國,普通百姓都把商君看做聖人,因為是商君,給了他們上升的通道,給了他們當官的機會。但是如果沒有戰爭,商君的這些法令,還不是一紙空文?”

李岩明白這些:“可這都是你們那個時代的法令,而今天,百姓不通過戰爭,也可以做官的。隻要他們書讀得好,就可以通過考試當官。”

白起大惑不解:“讀書就可以做官?”

李岩知道,科舉製度是從隋朝開始的,但是他不想講這些,尤其是眼下還要打仗,於是道:“這是後來的事了,咱們還是先顧眼下吧。咱們五千人馬突襲隴縣城,那可是以寡敵眾,大將軍有幾成把握啊?”

白起冷然一笑:“十成。”

王豹帶著先頭部隊,經過一天一夜的狂奔,終於在第二天夜裏二更時分,趕到了隴縣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