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伯恩利的城池堅不可摧的話,要破掉這個堅城,你必須要有個破城錘。
很多記者、槍迷詬病阿爾塞納-溫格在換人上的遲緩,但這場比賽卻讓他們看到了假的溫格。
下半場開始前,阿森納一口氣用光三個名額,顯示了要打開紅酒瓶,痛飲葡萄酒的決心。
10號傑克-威爾希爾換下亞曆克斯-伊沃比,12號奧利弗-吉魯換下納喬-蒙雷亞爾,23號丹尼-維爾貝克換下亞曆山大-拉卡澤特。
很明顯,缺乏空中打擊能力的拉卡澤特不適合破大巴,這次被換是戰術需要,盡管拉卡澤特心中很不樂意。
換伊沃比的原因很簡單,尼日尼亞小將缺乏傳直塞球的能力,在串聯阿隆-拉姆塞和阿萊克斯桑切斯方麵做的並不好。
至於蒙雷亞爾的離場,除了對手隻有單前鋒,擺三中衛浪費資源外,也是為了變陣為四後衛,年輕力壯更有衝擊力的塞亞德-科拉希納茨更適合在這場比賽踢左後衛。
威爾希爾出場和拉姆塞、譚西璧組成三中場,3421也就隨之變陣為433。
說是433,不如說是217,進攻時埃克托-貝萊林和塞亞德-科拉希納茨充當邊鋒,維爾貝克和吉魯將對手的防線擠壓在禁區,桑切斯在兩條邊路任意遊走,威爾希爾和拉姆塞在禁區外圍遊弋,阿森納在前場投入整整7個兵力來對抗伯恩利的八個半防線。
為什麼說八個半?
別看約翰-古德蒙德鬆的位置是右前衛,他的主要位置實際上是右邊鋒,而且還是逆足邊鋒,因為他的主力腳是左腳。
曾經在切爾西和富勒姆的青年隊各待了一年的古德蒙德鬆在冰島打出名堂後去了當時荷甲冠軍阿爾克馬爾鍛煉,別看他身高1米86,速度和突破是最大的法寶,和很多邊鋒喜歡下底傳中不同,古德蒙德鬆更多選擇45度角找後點。
在阿爾克馬爾效力期間,改打右邊鋒的古德蒙德鬆以出色的表現被當地的媒體吹捧為“冰島羅本”,不過他內切射門基本打射向高台,這個綽號簡直是捧殺有沒有?
冰島飛翼的缺點很明顯,球商地,球風缺少變化,踢球總是一根筋,作為邊鋒很少換位,體能也一般,容易被對手看死,一旦被盯防就很難擺脫。
在伯恩利三連勝期間,作為主力右前衛的古德蒙德鬆不但打滿了全場,還貢獻了兩次助攻,肖恩-戴奇重用他就是看中他在邊路的速度和傳中能力,但本場比賽碰上波黑坦克,加上阿森納場麵上的壓製,古德蒙德鬆隻能在後場協防,幾次拿球突破都被科拉希納茨破壞,顯然二人不在一個水平麵上。
得益於右後衛馬修-洛頓的幫助,加上古德蒙德鬆執行力強,伯恩利的右路才暫時沒有問題,但防守始終不是強項的冰島人在下半場阿森納猛攻左路後,暴露了防守上的短板。
第49分鍾,桑切斯突破古德蒙德鬆的防守衝擊伯恩利的禁區肋部,洛頓回收中路,桑切斯改為禁區線外內切然後突然起腳射門,雖然皮球打高了,但也嚇出伯恩利球員的一身冷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