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貴人指路 習練遺策(1 / 2)

話說劉家自從有了女兒劉興弟之後,一家人的生活開始有些困難了,不得以劉裕隻得做起以前的營生。

一日閑暇時,劉裕如往常一樣騎著馬練習長刀,長刀要在馬上才能顯示出它的威力,現如今一把長刀已練得是出神入化,衝鋒陷陣如入無人之境,方圓百裏已是無人能敵,尤其是一招秋風掃落葉,勢不可擋,練完正打算下馬休息時,隻聽見不遠處有人叫了聲“好!”。

劉裕四處觀瞧,隻見離自己百十來米站著一名男子,什麼時候過來的,因練功太用心,再加上平日裏自己練功的地方也從來沒見過人,所以沒太在意。劉裕從馬上一躍而下,走近觀瞧,定眼一看不識此人,看男子的模樣應該三十來歲,一身素衣,十分幹淨,腰間別了把長劍,長得也是十分精神。

劉裕趕緊上前作揖,對方回禮。劉裕激動萬分地問道:“兄長,莫非懂刀?”

”談不上懂,隻是略知一二!我用的是劍,也不擅長刀,隻是見過不少人舞長刀,所以有所見解而已!“

”哦!那再好不過了,還望兄長不吝賜教!

”不敢當!“

”小弟家離這不遠,不如到舍下喝杯粗茶,再給小弟指點指點!“

”我也確實走得有些累了,煩請賢弟向前引路!“

劉裕牽著馬,走在前頭帶路,不一會兒就到了,將馬拴好,領著男子來到堂屋,按主賓坐定,吩咐臧愛親泡了新沏的茶奉上。

”敢問兄長,哪裏人氏,為何到此?“

”在下張進,建康人氏,遊學路過此地,看見賢弟在舞刀,看得入迷,不由得發出驚歎,打擾了賢弟,實在是罪過。“

”兄長說的哪裏話!”

……

你來我往,二人交談甚歡,不知不覺天色以晚,劉裕請張進留下共進晚飯,盛情難卻,張進推拖不得,隻好留下。晚宴上二人推杯換盞,互訴心事。得知張進乃張良的後人,二人性格相投,又有淵源,便有了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

餐畢,燭光下二人又接著一起品茶。

”賢弟,我看你身手不凡,如今天下大亂,為何不學學先祖,憑你的本事,定當有番大作為!奈何如今蝸居於此,白白浪費了這一身的好本領,著實讓我惋惜!“

聽了這話,劉裕如醍醐灌頂,一下子把埋在心裏的豪情壯誌激放了出來。可是馬上轉念一想,母親年時已高,兩個弟弟學業未成,女兒年幼,一家人隻有自己一個勞動力,自己豈忍心離開他們!

”慚愧!慚愧!“劉裕隻得如是回道!

劉裕剛說完,隻見張進從隨身的包袱裏拿出一份帛書遞給劉裕,並說道:“賢弟,此乃先祖張良所注的《子房遺策》,本是刻於竹簡之上,然時日已久,已有損壞,這是我拓寫下來的,今贈與賢弟,若他日從軍,定能相助於賢弟!”

”如此貴重,小弟何德何能,豈敢接受!“劉裕連忙拒絕!

”昔日,吾先祖同汝先祖是何等情誼,今遇賢弟,定是先祖安排,此遺策贈與賢弟,若先祖有知,其心甚慰!賢弟切莫推遲!“

……

幾經推遲之後,劉裕隻好收下,並小心翼翼地保管好!

二人暢所欲言,家國天下,無所不談,不知不覺夜已經深了,隻好作罷!劉裕安排張進住下,自己回到臥房。愛親和興弟,都分別睡著了,劉裕輕輕地走到興弟的小床邊,給女兒蓋好被子,在女兒的額頭輕輕地親了一下,便回到床上準備歇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