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29歲的老爹(1 / 2)

隨著形勢的發展,從1846年開始,馬克思注意走出書房,參加各種社會活動,同非無產階級思想作鬥爭,直接向工人宣傳共產主義思想。

1846年3月30日,馬克思和恩格斯召集布魯塞爾通訊委員會會議,討論如何組織共產主義理論宣傳的問題,會議在馬克思的家裏舉行,參加者討論出版《德意誌意識形態》的事宜。

“凡是獻身於改造勞動事業的人,必須了解彼此的觀點,並製訂一種共同的理論,作為那些沒有時間或機會來研究理論問題的後繼人的旗幟……”恩格斯談了出版的目的和意義。

這時,魏特林這個德國空想共產主義代表卻直言不諱地插了進來。他要求出版他的空想體係及其他一些教學方麵包括新的語法書籍。

魏特林很快發現馬克思的一對眼睛從黑臉、黑頭發、黑胡須的地方射出兩道譴責的光柱來:“魏特林,你在德國大叫大嚷地鼓動,請你講一講,你根據什麼來證明你的活動是正確的?你根據什麼來確定將來的活動?”

魏特林是裁縫工人出身,德國早期工人運動的著名理論家、空想共產主義的主要代表,受“正義者同盟”委托,他寫作和出版了《人類的現狀和未來》和《和諧與自由的保證》,在盟員中產生了較大的影響。但由於他死抱住空想共產主義理論不放,又發展到不顧工人運動宣傳發動的大局,還堂而皇之地為自己解脫。

他不是要創立新的理論綱領,而是要采用一種更有效的辦法,像法國的經驗所提供的那樣,使工人們看清自己的可怕處境,識別執政者和各種組織對他們的一切不公平的言論,不要輕信後者的任何諾言,而要靠自己的力量建立民主和共產主義的社團。

魏特林還用激動得發抖的聲音為自己辯駁說,像他這樣一個為了正義、團結和兄弟般的互助而把數百人已經集合在一麵旗幟下的人,不可能是頭腦空虛的無用之人。他為了擺脫今天的困境和攻擊,用回憶過去從各地寄來的幾百封感謝信來安慰自己:他認為他的平凡準備工作也要比拋開苦難的人民來進行批判和空洞的理論分析更有助於共同的事業。

“無知從來也不能幫助任何人!”馬克思聽到他最後幾句話時,氣得再也忍不住了,使勁捶了一下桌子,桌子上的燈被震得直搖晃。

5月11日的布魯塞爾通訊委員會會上,馬克思就克利蓋的錯誤思想起草了《反克利蓋通告》,會上通過時隻有魏特林一個人投反對票。

馬克思在《反克利蓋通告》中指出,克利蓋在《人民論壇報》上所宣傳的觀點不是共產主義。他所表現出來的傾向,采取幼稚而誇張的方式,大大地損害了共產主義政黨在歐洲和美洲的聲譽。他以“共產主義”名義所宣傳的傷感主義夢囈,如果被工人階級接受,就會使他們的意誌頹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