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心平還要氣和,有話要好好說(3 / 3)

主動地進行自我批評,會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聰明的人應該勇於承認錯誤,甚至在別人無理取鬧時,也主動地進行自我批評。因為,為自己辯解隻會讓對方對你更不滿,而如果你先承認自己的錯誤,對方會對你的印象大為改觀,並最終由憤怒、埋怨變得寬容大度。

畫廣告畫和為出版社畫畫,要求準確、認真,這一點很重要。因此,當有些編輯要求畫家按他的意圖馬上創作一幅畫時,作品的質量就很難保證,因為難免有一些細微的錯誤。

有一個畫家曾為一家出版社畫過畫,而這家出版社的編輯是一位喜歡吹毛求疵的家夥。每當這位編輯對畫家的畫大加批評時,畫家就離開他的辦公室,躲得遠遠的。這倒不是因為畫家對他提出的批評不滿,而是對他這種態度和方式感到氣憤。

有一次,編輯要畫家在短時間內給他創作一幅畫,畫家抓緊時間把畫畫好了,並親自送到了編輯的辦公室。一進辦公室,畫家就發覺編輯對自己懷有敵意。於是,在談創作這幅畫的過程之前,畫家先做了一番自我批評。

他說:“如果這幅畫確實像你所說,我畫錯了,我沒有理由為自己辯護,我承認錯誤。我長期應約為你作畫,發生錯誤是不應該的,我很內疚。”

出乎畫家的意料,編輯立即改口為他開脫:“你說得對,但這不是什麼嚴重錯誤,隻是……”

畫家打斷了他的話,繼續說道:“任何錯誤都是要付出代價的,犯錯誤自然讓人生氣。”編輯又想說什麼,但畫家趕快搶過了發言權。

“我再仔細些就好了。”畫家說,“你長期約我作畫,有權要求我把畫畫好。我想,我應該重新畫一幅。”

“不、不。”編輯趕忙說道,“我沒有那個意思。”

接著,編輯把畫家的作品誇讚了一番,表示隻是想讓他對其做些修改,並且指出,他的失誤對出版社的聲譽不會有什麼影響,勸他不必為此擔心。

畫家的自我批評使編輯無法再同自己爭吵。最後,編輯請他一起用午餐,臨分手前還給了他一張支票,並約他再為自己的出版社作一幅畫。

人人都喜歡被恭維,但恭維要恰到好處

人人都喜歡被恭維,這是人的天性,但恭維要恰到好處。成功學大師拿破侖·希爾曾總結道,恭維話包涵三個方麵:一不可恭維過多;二不可不切實際地恭維;三莫亂恭維。

有這樣一個關於推銷員的故事。

如果在那時沒有工作,隨時就可能餓死,他不得不到一個貨車專櫃,當個二流推銷員,他那時當推銷員的成績並不理想,但他正確使用了恰到好處的恭維術,使他奇跡般地在那個地方呆了下來,並生存了下去。

他對發動機、車油和部件設計之類的機械知識毫無興趣,因此他無法掌握自己推銷產品的性質。

當有顧客走來時,他立刻走上前向他們推銷貨車,但說話往往連貨車邊都沾不上,顧客覺得他是一個瘋子,很奇怪老板怎麼會雇用一個瘋子來賣貨車。

老板這時很氣憤地向他走來,吼道:“你是在賣貨車還是在演說?告訴你,明天再賣不出去東西,我會讓你滾蛋的。”

他此刻心中也急了,要知道,每天的飯費還得從老板那兒出呢。

他立刻說:“老板,為了你讓我可以吃上飯,我會好好的幹的。而且呢,你瞧,看天氣,明天你的生意會一帆風順的。”

老板這才消了氣,因為他被這個推銷員恭維得舒舒服服的。

當然他為了生存,自然下了番苦功夫。第二天時來運轉,竟賣出了一個汽車引擎。這時,老板內心感到他是個可造之才。因此,解雇他的事再也沒有提起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