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景九年的伊始,皇室裏迎來了幾件可喜之事。除去上一年末麟趾宮查出有孕的瑩姬,今年二月裏晉王妃被診出懷上了成婚以來的第一胎;三月剛剛開始,恬貴人就查出已經懷孕兩個月,皇帝一高興便晉了她的位分;其實還有一人也在三月裏受孕了,隻是時間尚短還未發現,隻待一兩個月後再給皇帝添一驚喜,這位妃嬪便是順景七年入宮的那批秀女中所剩下的家世最顯赫的蓮嬪。
在這樣喜氣洋洋的氛圍中,又有一些人心中開始惴惴不安了,她們又要擔心這些有孕的嬪妃會不會生下皇子奪了她們本就少得可憐的恩寵;還有的人依然不放棄琢磨怎樣將別人的孩子占為己有或是幹脆阻止孩子降生……然而這一切紛爭對於麗華殿這位空有虛名的淑妃娘娘都已是無關緊要的了。
鄭姬夜每年春寒料峭之際病情最難將息,她這幾日咳嗽得似乎比從前更厲害了。湯藥一碗一碗地灌下去,卻總還是能感覺到身體一天不如一天,她自己早就不指望能治好了,隻盼望上天垂憐,讓她再苟延殘喘得更久些,她還想親眼看著她的靈毓長大成人。
今天天氣晴好,一整個冬天的積雪也化得差不多了,鄭姬夜突然想出去走走。她已經在寢宮裏窩了四、五個月不曾出門了,身子骨都快長黴了。她之所以不在冬天外出,一來是雪天地滑行動不便,況且對她的病也沒有好處;再來就是冬日裏到處都是白茫茫的一片,她看了總覺著刺眼,因而也減少了在戶外的活動。
“慕竹,來替本宮梳洗更衣。”鄭姬夜撐起身子靠在床頭,在偏廳盛藥的慕竹端上一碗進到鄭姬夜的寢室裏。
“娘娘,您的寢衣穿著不舒服嗎?先把藥喝了,奴婢再給您換一件?”慕竹服侍鄭姬夜把藥服下,轉身去衣櫃裏拿寢衣。
“慕竹,本宮不要寢衣,拿那套素色撚金銀線滑絲錦袍來。本宮要出門。”服藥之後的鄭姬夜覺得精神稍濟,應該可以支撐她離開床榻幾個時辰了。
“娘娘要外出?可是,您的身體……”慕竹不由得擔心會出什麼狀況,因為春天是鄭姬夜發病最頻繁的季節。
“無妨,吃過藥覺得好多了。本宮太久沒出門了,也想出去呼吸呼吸新鮮空氣。”鄭姬夜心意已決,不聽慕竹勸阻一定要到麗華殿之外的地方轉轉。慕竹沒辦法,隻好服侍鄭姬夜梳洗更衣,出門前還特意為她披上一件翠紋織錦羽緞鬥篷,並提醒道:“娘娘披上點鬥篷,雖然天氣轉暖,但您身子弱不能吹風,還是多穿些吧。”鄭姬夜拍拍慕竹替她係鬥篷帶子的手表示感謝。
慕竹扶著鄭姬夜出了麗華殿,先是在附近的園子溜達了一圈,但鄭姬夜似乎意猶未盡,還想往更遠的地方走走。於是慕竹提議道:“那不如咱們去德妃的景怡宮坐坐?順便還可以探望公主。”
起初鄭姬夜對此提議也很心動,但轉念一想還是算了。皇帝不喜她頻繁與靈毓接觸,靈毓對她也不甚親近,況且三月初三靈毓生辰那天皇帝特許她陪了女兒一天,現在又見麵怕惹的皇上不快。於是鄭姬夜調轉頭朝著與景怡宮相反的方向慢慢走去,邊走邊對慕竹解釋道:“本宮的病近來加重了,恐過了病氣給公主,還是不去了吧。你陪本宮到法華殿走走,本宮想為公主點座香塔祈福。”
往年的鄭姬夜總會在靈毓生辰當天親手給女兒點上一座香塔,祈求神明保佑公主身體康健、福澤綿長。由於今年三月初三這天鄭姬夜整天陪在女兒身邊無暇去法華殿,因而想趁著今天補上。
慕竹聽從吩咐扶著鄭姬夜走走停停地來到了法華殿。二人初一進殿便看見一襲純白衣袍的無瑕真人正閉目打坐,嘴裏默默念叨著什麼,盡顯仙風道骨之姿。無瑕得先帝特許,即便見了皇帝也無需行禮,更何況區區妃子?因此淑妃主仆的到來並不能影響無瑕。
鄭姬夜也不管無瑕,自己跪在佛像前祝禱、點香。慕竹卻不像鄭姬夜這般好脾氣,對佛不佛、道不道的無瑕嗤之以鼻。當初先帝給安了道姑的身份是因為無須剃度方便以後還俗,實際上法華殿供奉的都是佛教尊神。這個無瑕就更特立獨行了,居然佛道兼修,隻要是她感興趣的,也不管是否衝撞一並修習。慕竹離得近了,聽清無瑕口中念的是《三歸五戒慈心厭離功德經》[ 佛家經典著作之一。收入乾隆大藏經“小乘阿含部”。],道姑參禪?真是見所未見聞所未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