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在找尋你的蹤跡(1 / 1)

如果櫻花掉落的速度是每秒五厘米,那麼兩顆心需要多久才能靠近?

這句話出自新野城的一部動漫舊片——《秒速五厘米》。

相對於宮崎駿和細田守,我對新野城一直無愛。但最近頻頻在微博上看見關於《秒速五厘米》的點滴,於是去重溫了這部片子。忽然發現,原來,五年之前和五年之後的觀感已經微妙地發生了變化。

十三歲的男生貴樹和女生明理是好朋友,明理中途轉學,其間便隻能與貴樹以書信的方式聯係。在貴樹一家遠遷鹿兒島之前,他特意乘坐新幹線千裏迢迢去和明理相會。風雪天,貴樹寫好的長信被風吹走。兩人終於見麵,並沒有太多言語,貴樹沒有提及長信的事,在冬天的櫻花樹下,兩個人默契地擁有了First kiss,並約定下次一起來看櫻花。

像一個溫吞而遲緩的青春故事,終於有了美好的開頭。

可事實上,一切卻又在開始的那一刻便戛然而止。搬到鹿兒島的貴樹擁有了新的生活,可他卻再也沒有了明理的音信。

時光流過若幹年,兩人再也沒有相遇。他們有了各自的生活,可貴樹一直在人海中留意著相似的身影,明理也會偶爾夢見那份青澀又珍貴的感情。

總是後知後覺地明白,那份縈繞一生的感情,其實就是最初的愛。

五年之前,我並不喜歡他們的故事。明明有太多的方式可以去找到對方,但不去行動,卻要在經年之後,深受那份感情的牽絆。我不理解貴樹為什麼在長信丟失後,沒有把信上表述的內容直接說出口;我也不理解他到了鹿兒島之後為什麼不主動去聯係明理。

我隻是覺得,這是一個情感過於內斂的男生,活該他與愛情錯身。

五年之後,有個女孩給我講述了她的故事。

她和他是高中同學,頗有默契。大學時他們分別去到了不同的城市。第一個學期,她經常收到他的信和禮物,有時打開信封掉出的會是一片葉子或者一張空白的紙。她的室友們想當然地以為那個浪漫的男生是她的男朋友。她隻是笑著說,現在還不是啦。她潛意識裏篤定他以後一定會是。

那年寒假,她回家,她一直在等,但他沒有出現。

從此,他們不再聯絡。

她曾經以為,環繞著他們的世界很小,小到那個世界裏隻有她和他。但是當她失去他的音信才發現,原來世界大而空曠,以至於他們再也不能遇見。

很多年過去,她有了深愛的男友,也或多或少地聽聞他在遙遠的城市有了安定的生活。

但她依然耿耿於懷地問我:“為什麼,當年他會悄無聲息地離開?”

是有誤會嗎?是他遇見了什麼變故嗎?

沒有人能給她答案,除了他。當然,今時今日,她也不可能再去追問他。

我反問她:“為什麼當年你不主動聯係他?”

是矜持嗎?是驕傲嗎?是負氣嗎?還是對彼此沒有說出口的感情不自信?

她定定地望著我,突然苦苦一笑,搖頭說:“我也不知道。”

因此,他們的這一場錯過,永遠沒有答案。

那一刻,我似乎突然理解了貴樹。他不是不勇敢,也不是太內斂,隻是太過後知後覺罷了。他不知道未來有多遠。

有一種情感,它在青春期萌芽,卻生長得太過隱秘與遲緩,它流經我們的血脈,最後注入心髒最深處。可它的速度遠遠慢於時光的河流,於是隻能像密封瓶裏的一株植物,永遠保持蔥蘢,卻因錯過花期,再沒有機會開花結果。

待到多年以後,攤開掌心,那瓶子裏的植物依然綠著,盡管有遺憾、有失落,卻是懷念青春最好的憑證——最好的時光裏,你曾迎麵而來。

隻可惜,貴樹和明理,她和他,他們擁有的是那份隱秘之愛,被時間和空間緩緩打敗。

櫻花掉落的速度是每秒五厘米,而我卻永遠也走不到你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