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懷宇發現,自從來到這個世界,他的記憶力大為增長,這三招掌法的內容他來回翻看兩遍後竟然便記得清清楚楚,使他自己大為驚奇。
這套掌法沒有名字,金懷宇便稱其為《無名三掌》。
覺得不會有什麼差錯之後,金懷宇將掌法秘笈放好,來到練武場中。
數十人正在這裏苦練武學。
金懷宇不曾與他人打招呼,回憶著這套《無名三掌》的第一式“無邊落木”,慢慢演練起來。
這一式大氣磅礴,掌影翻飛間蘊含十餘種變化,既有變化繁複之妙,又深得以快打慢的宗旨,練起來並不輕鬆。
金懷宇苦練一個時辰,才覺得略微摸到了門徑。
他一掌擊向練武場上樹立的一塊木樁。
“砰砰砰”連續十餘聲暴響聲中,木樁在他的掌力下前後劇烈搖晃,卻並未碎裂。
他凝神注視,發現木樁上留下了十餘個深淺不一的掌印,不禁微微搖頭。
他這一掌在發力上其實十分均勻,之所以導致掌印深淺不一,必然是每一個變化轉折間不夠快所導致的。
否則雖然不能保證這些掌印完全相同,其中的差距必然也極為微小。
他覺得自己的練習仍然不夠,便繼續一遍一遍的練著這招掌法。
又過去了一個時辰,他來到另一個木樁前,揮掌擊去。
待得木樁恢複平靜,他認真觀察,發現每一個掌印雖然仍然深淺不一,但差距終究縮小了一些,嘴角便不禁露出一抹笑意,覺得辛苦些終究還是有效果的。
第二招掌法名為“濤聲陣陣”,相比第一掌,它要顯得古樸得多,招式很簡便,雙掌平直伸出,中宮直進,沒有絲毫花俏,就這般打了出去。
這一式難在體內心法的運轉。
內氣由丹田開始,途徑胸口十餘條大小經絡,數十處穴位,最終由雙臂中的經脈傳導至手心。
金懷宇多番嚐試,卻發現內氣根本無法完全走完這些複雜的經絡,頓時明白自己的修為尚淺,這招掌法打不出來。
無奈之下,他隻得放棄這招掌法的修習。
他回憶起自己看過的第三招掌法,這招掌法名為“如封似閉”,乃是存粹的防守招式,掌影翻飛間既要起到迷惑敵人眼睛的作用,又要完全封住上半身的穴位,不留絲毫空門。
勁力需於雙臂間含而不露,出掌速度仍然有極高的要求。
這一式並不太複雜,金懷宇練習不過一個時辰便已經略微掌握,剩下的不過熟練程度的問題。
他就這般將第一式與第三式反複習練,偶爾覺得太累時也會停下來觀看別人練武。
金懷宇發現,以快打慢似乎便是這個時代武學的主流,前世太極的理念在這個世界似乎並無蹤跡。
隱隱的,一個想法開始在他腦海中流淌。
不過,憑他如今的修為在可以預見的極長的時間內都沒有將那個想法轉化為現實的可能。故而那隻是作為一粒種子,埋在他的腦海深處,等待開花結果的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