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000賓客觀禮莫迪就職(1 / 2)

巴基斯坦總理受邀參加 外交政策走向引發猜測

要聞

作者:牛雨辰 青木 李珍 蕭達 汪北哲 柳直

63歲的莫迪昨天在歡呼聲中正式接掌印度,4000名國內外賓客見證了“莫迪時代”的開啟。當天的總理就職典禮上出現南亞多個國家的總統或總理,這在印度曆史上是第一次,“宿敵”巴基斯坦總理謝裏夫的參加更被認為意義非同尋常。莫迪內閣成員也於26日宣誓就職,部長平均年齡55歲,閣員總數較上屆政府大幅削減,政治新氣象呼之欲出。印度權力更迭之際,正值世界地緣政治劇烈變動,擁有12.7億人口的印度可能成為關鍵砝碼。正因如此,“莫迪爭奪戰”硝煙四起。美國放棄過去10多年來對莫迪的抵製再三邀請他訪問華盛頓,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將莫迪列為他推特上僅有的三個關注者之一,俄羅斯媒體則認為莫斯科才是印度最重要的夥伴。對中國來說,印度的對華政策關係西線安定,而中印邊界談判如何推進、中國投資能否更順利進入印度,各方都在拭目以待。

就職典禮成為全球性事件

26日的新德裏溫度高至41攝氏度,但這遠遠比不上莫迪就職點燃的熱情,電視台從早到晚幾乎每一個新聞都與莫迪有關,對莫迪活動報道的時間單位精確到了分鍾。

當地時間傍晚6時,在印度總統主持下,就職典禮開始,過程莊重而簡單,莫迪僅有兩分鍾左右的宣誓發言。莫迪承諾“為印度書寫光輝的未來”。宣誓儀式在印度總統府前廣場舉行,儀式由全印電視台通過8個攝像機以及一個戶外直播車實況直播,國內外嘉賓超過4000人。參加儀式的有斯裏蘭卡、馬爾代夫、阿富汗、巴基斯坦、不丹、尼泊爾、毛裏求斯的總統、總理。CNN稱,南亞團結在了莫迪周圍。印度媒體認為,這麼多國家領導人參加就職儀式,表明印度周邊近鄰渴望與莫迪領導的政府書寫雙邊關係新篇章,這被視為莫迪作為領導人在印度和印度以外行情看漲。駐新德裏的各國大使和高級專員也受邀觀禮。當天,萬名警衛在新德裏維安,就職儀式廣場實施5層保護,狙擊手就位、部分地鐵停運、道路封鎖。

CNN評論說,印度人想要印度版的美國夢,甚至中國夢也行。於是,他們選出了一個承諾更多更少的人:更多的發展和增長,更少的政府和官僚習氣。對印度的12.7億夢想者來說,他們的新總理莫迪肩負重任。人們對他的簡單授權是,對整個印度做他在過去12年裏對西北的古吉拉特邦所做的:獲得中國式的增長和繁榮。

“莫迪宣誓就職是一個全球性事件。”“今日印度”自豪地寫道,他的就職在創造曆史。他曾經課餘在一個火車站賣茶葉,幫助家裏人維持開支,他曾經漫遊全國尋找精神依靠,就是這樣一個人,宣誓成為印度新總理。報道稱,印度發給地區國家領導人的邀請函,被視為是第一次展示力量。莫迪就職典禮前一天,巴基斯坦總理謝裏夫率團抵達印度。德國電視一台稱讚“南亞宿敵”的嶄新開始,認為兩個南亞核國家可能建立真正的良好關係。《印度斯坦時報》披露,邀請外國貴賓觀禮的決定來自莫迪本人。莫迪以此向他所屬政黨、盟友、德裏的官僚機構以及南亞地區甚至世界釋放了一個信號:他才是掌控者,是最後拍板的人。該報認為,莫迪時代的一個重要特征將是總理對印度外交政策的主導。

26日,孟買股票交易所的基準指數突破25000點,印度盧比兌美元攀升至11個月以來的高點。德國《商報》誇讚印度成為“新的市場明星”。南非媒體稱,莫迪治下的印度“可能成為金磚國家的燈塔”。“‘莫迪狂熱’和懷疑之間”,奧地利國家電視台26日以此為題謹慎地報道說,莫迪已經獲得大量讚美和“實幹家”的評價,國際社會寄予厚望。但也有懷疑者認為,印度問題積重難返,即使莫迪力量驚人,也無法與普遍的腐敗等問題作鬥爭,他需要時間考驗。

“莫迪爭奪戰”

“是朋友?還是敵人?”莫迪就職的當天,CNN提出這樣的疑問。其報道稱,對於莫迪在華盛頓、北京和伊斯蘭堡的同行來說,印度新領導人被視為一個未知數。他是咄咄逼人還是如鴿子般溫和?他的外交政策是什麼?他對印度在世界上的地位有構想嗎?這些問題毫無頭緒可尋。莫迪從未發表過長篇外交政策演講;印度的選戰很少涉及世界事務的辯論。在新德裏,鮮有人清楚他的計劃。前印度部長紹裏耶稱:凡是說知道莫迪計劃的人,其實什麼都不知道。凡是知道的人都不會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