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誠布公擺出各自分歧 積極清晰表達合作意願
頭版
作者:李博雅 青木 藍雅歌 楊婷婷 林鵬飛 馮國川 柳玉鵬
“中美公開分歧但誓言合作”,23日—24日在華盛頓舉行的第七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被媒體定性為“對抗和對話之間”。從海上爭端、“黑客攻擊”到人民幣彙率,意料中的話題一個也沒落下,而中國高層官員“用不常見的坦率”警告“中美對抗的成本”、呼籲美國民眾“提高儲蓄率”,則出乎媒體意料。在開誠布公表達分歧的同時,雙方也毫不掩飾與對方合作的強烈意願。在這場把握言語分寸和考驗臨場反應速度的博弈中,中美高層之間的交流正在變得越來越“無障礙”。“對話給中美兩國提供了管理危機的良好平台”,此前因南海危機對中美對話表示懷疑的外媒更新了它們的觀點。“美中建立戰略夥伴關係可避免第三次世界大戰”,國際金融大鱷索羅斯24日獨家授權英國《金融時報》發文稱,如果美國政府將美中關係視為零和博弈,將損失很多,達成諒解對美中都至關重要,因為其他選擇難以接受,“事實可能會證明,兩國合作的領域比乍看上去要更加廣泛”。
美國儲蓄率低被抨擊
24日早上,作為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的新增內容,美國國務卿克裏和中國國務委員楊潔篪聯合主持了以“保護海洋”為主題的小範圍對話。在前一天會議開幕時,早上8時剛過,位於華盛頓市區23街的國務院入口處就提前一小時排起長隊等待安檢。而短短的一天對話,被媒體捕捉到不少針鋒相對的鏡頭。
據法新社報道,美國副總統拜登23日在會上“尖銳地警告北京”:“相關國家要遵守國際法,保持海洋商路的開放和暢通。” 拜登還有所指地說,“用脅迫和恐嚇來解決爭端,或者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侵略別國,隻會招致不穩定”。他表示,美國強烈地認為中國在新領域中應該是“國際規則製定者中的一員”,但“以網絡技術和經濟武器的方式竊取知識產權無異於殺雞取卵”。
據法新社描述,對此,中國副總理汪洋“用不常見的坦率言辭”承認,中美不會在所有事情上達成一致,但兩國利益高度融合,誰也承擔不起放棄合作、全麵對抗的代價。他警告對抗成本,強調“中美不能走大國對抗的老路”。
談到分歧時,拜登說,中美分歧不是一次對話能解決的,需要“一天接一天的持續努力”,中國副總理劉延東則回應說,等到兩國能夠在總體上做到“尊重和適應彼此的核心價值”,分歧就可以被管控。
據路透社報道,在開幕式上,美國財長雅各布·盧“重複著要人民幣升值的陳詞濫調”,稱彙率市場化對中國很關鍵,他還指責中國政府“支持黑客對美國公司發起攻擊”。
中國財長樓繼偉則引述雅各布·盧的表述,稱中美兩國貢獻了全球增長的40%。但根據他的統計,中國貢獻了30%,美國貢獻了10%,他說“美國作為第一大經濟體應該承擔更多責任”,他批評美國儲蓄率偏低“仍是阻礙全球經濟增長的一個問題”,“單單靠著寬鬆政策,或者財政政策,隻能解決短期問題。”
據美國銀行利率網站最新調查顯示,沒有應急存款的美國人比例達到5年來的新高,為30%,而存款金額少於自己3個月開支總和的美國人占到21%。
複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主任吳心伯24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樓繼偉這番話釋放的信息是,中國在國際金融架構中的地位和發言權應該相應地得到提升。“在美國經濟對全球貢獻今不如昔的情況下,不能隻享受權利,不盡義務,同樣中國不能隻盡義務,而不享受或者少享受權利。”
克裏拄拐出席對話
盡管針鋒相對,雙方在表達善意方麵也並不含糊。劉延東在發言中轉達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給美國總統奧巴馬的口信。習近平在口信中稱,與美方共同構建新型大國關係是中國外交的優先方向,中美避免戰略誤解誤判,分歧就可以得到管控,共同利益就可以得到維護。
拜登在致辭中讚揚中國在國際社會上發揮的作用日益重要,稱“中國強大是世界的財富”。“坦率地講,中國喚醒了我們……在20世紀的後半部分,我們太優越了。中國喚醒了每一個美國人基因中刻有的競爭意識”。他表示,美中關係就像經營婚姻,如果你想經營得好,就需要花費大量精力。
拜登還表示,在習近平主席還是副主席的時候曾與他長時間相處,“他成為主席後還非常友善花了足足5個小時會見我……我們了解他對中國的抱負。”
楊潔篪在談及中美合作時作了類比:自己是愛國主義者,但知道中國籃球隊趕上美國籃球隊的水平還需時日;自己是國際主義者,也知道美國乒乓球隊打得再好也難以趕上中國乒乓球隊——以此說明中美兩國應該取長補短。
美國國務卿克裏近期因腿摔傷做了手術,尚未恢複,但還是拄拐參加了對話。克裏致辭說:“美中關係如果不是最重要的,無疑也是當今世界最重要的兩國關係之一。” 對於習近平將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克裏稱之具有曆史性意義:“華盛頓期望,習近平訪美能夠為我們在雙邊合作中開辟前進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