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不再解釋(2 / 2)

真實的心理狀態不和宋寧講起,她很早地就不理解沈星遙放不下,她也不想讓別人看到自己脆弱的一麵了。連陳瑛也不去言說了,笑笑說,我好了,真得好了,沒什麼大不了的,我還有自己的事要努力,我不會那麼沒出息,他又沒有什麼太好的地方,我也不值得。當初對於“朋友”這個詞有了生分起,她就對別人有了冷淡,不去走入親密的好朋友狀態,有的隻是對誰都不遠不近的微笑。大學重新拾起友誼這個詞,現在已經看透了人與人其實很難達到心靈的契合,或者是她對於友情的期望值太高,又是理想化碰到了現實的戰爭,相信止步了。

相交若止於初見時相逢一笑的友好,人和人才會長相隨。但現實說,這不可能,人們萬水千山隻是為了尋覓到靈魂上與自己契合的另一個人,愛人與朋友並不一樣,適合沈星遙的是要等一個不會真覺得沈星遙傻,不試圖改變她的傻,會看得見她的淚水,會不舍得她哭泣的人出現。笑是天性,如果不在人海出現勢必會是隻有笑容的自己,這些現實讓笑容總間歇。眼淚無人可見,一直落下來。

為什麼非要一直說人分等級論?回到獨來獨往,不孤單、不寂寞,沈星遙的孤獨很燦爛很繁盛。以微笑的姿態對世界友好,去學會:對自己,自珍但不自戀;對別人,要求但不苛求;對生活,感悟但不感歎;對成就,渴望但不奢望;對友誼,向往但不神往;對人生,無悔但不後悔。不哭了,不可以哭了,攤開手看掌心裏分叉的紋路,埋頭告訴自己會幸福的,會的。

一次次數著你的不夠好,卻不爭氣地一直把你想起,可你放心不會打擾你,永遠不會。

一個人孤獨,很燦爛很陽光。傻嗎?她倒真得希望自己是個十足的傻子,那善良就不會變質。當一個人處於蒙昧的善良狀態可以看不穿很多,那所擁有的一定是純白色的幸福。被人賣了還在替人數錢的那一個是快樂的心境,悲哀隻是我們這些旁觀者發覺到的真相。

人生究竟是活個清醒還是活個心情,這也是一個選擇。沈星遙自以為是,她很清醒,但她同時想活在一個好的心情中,所以她的選擇就是避開凡俗世事,當然這是被別人打上的幼稚標簽。看著所謂聰明人的愚蠢悲哀至極也想行行好就到了她的反攻階段。

不管大家多喜歡這個女孩活著的姿態,沈星遙遭遇到的始終是她為此而起的懷疑態度,笑著被告知尚處在傻得可愛階段。累了,不再去偏執地以為大家都是自己這樣的人,這個世界本來就矛盾,沈星遙有時候甚至會害怕就連對媽媽偉大的評價最後都世故化了。一點點走進生活裏,支離破碎了所有覺得固然的真實。

逃避,因為害怕自己所相信的一切在一刹那轟然倒塌,什麼也不再說,低頭看自己的碗,一頭紮進自己的內心,這是所謂的沉默,沈星遙長大了。有時候明明想得那麼透徹,活著僅僅是自己一個人的事,無須在意任何人的眼光,那又為什麼還是想怎樣怎樣?果真一切無所謂,那莊子之類怎又是舉世高矚的大思想家?

生活是總會讓你惡心到,所謂的人情世故讓成長變得麵目可憎,令人可怕。大家都在悲傷無奈地活著,希望有一天全世界的人都可以活得簡單、快樂,不再歎息人世荒涼,世界有一天是會成為理想的樣子,堅信這一點,她真想可以有一處沒有悲傷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