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育力圖把人從意義邊緣喚醒,引領人重新回到歸途,肩負著人學使命。
沈星遙讀的大學裏,有一天,突然發現了一個詞“假”,她做的好多事發自內心去做,卻是這樣的結果,開始懷疑,走進了難以排遣的心的悲哀的境遇。她所追求的學習在他們那裏都被打上了功利烙印。
在課堂上,星遙給孩子們所講的一切正是她自己思想世界裏風暴過後的安靜。人生與生活,現實與理想,絕望與希望,甚至愛情,別人的故事,或者星遙的想法,都是她自己的真心話。很多孩子眼神中凝然的瞬間就是對她最大的溫暖,那一刻,你會知道這些孩子真正在聽星遙講話,他們懂這話的真誠,那是靈魂對靈魂的真誠。
眼神中的純淨讓她知道孩子們喜歡自己。
帶著一顆愛的心尊重你鄰人的生活方式,也許他們是冷漠的,但你不該灰心,去堅守內心一份善。如果說每一個人都向善,人人都來修身,那家自然會齊,治國平天下自然水到渠成、順理成章。我們要做的事情不過是靜下來,好好去感受這個世界,不僅僅有自然美的存在,還有人情美。尋求對個體靈魂內裏的滋養河流,先做一個“獨善其身”出來。英國威斯敏斯特教堂地下室裏那塊墓碑上麵的話:在我年輕的時候我曾夢想改變這個世界,可當我成熟之後,我發現,我不能夠改變這個世界;於是我將目光縮短一些,那就隻改變我的國家吧,可當我到了暮年的時候,我發現我根本沒有能力改變我的國家。於是,我最後的願望僅僅是改變我的家庭。可是,這也是不可能的。當我躺在床上,行將就木的時候,我忽然意識到我當初要是先從改變自己開始,也許我就能改變我的家庭,在家人的鼓勵和幫助下,也許我就能為我的國家做點事情,然後,誰知道呢?說不定我能改變這個世界。所以,其實對們每個人來說,最重要的是,學習如何改變自己。如此人生智慧正同於華夏民族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思想。看來,真的智慧是不分國度、不分年齡的,總會在本質上達成一種相通,惟有跳出了自己所處的拘囿,才會豁然開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