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一次次告訴星遙,不要那麼孤立地活著,這個世界是人與人活著的社會。她試著去改,還是沒有做到。很親的親戚,她想要躲避,她害怕聽到她自己親姨大聲的講話,她害怕看到那樣的皺起眉頭,她一點不想心總是顫著……錯了的究竟是誰?
可不可以沈星遙不是這樣的自己,她害怕,害怕。這樣的自己到底能不能履行自己對自己的答應,她並不想悲傷,她也喜歡也想要自己總是笑的樣子,別人看不到的淚水究竟怎樣風幹?
他說的話多麼好聽-喜歡你笑不停的樣子。那些笑容如果可以一直擁有,人生可不可以不是以絕望和希望的鬥爭做主題,可不可以就是很純粹的平和。可惜這些都是假設。
這趟上海訪親之行,星遙心裏對媽媽訴說的委屈依舊隻能講給自己聽,沒有聽眾的話都埋在日記本的字裏行間。
媽,真的不是我太別,看到他們的人生、看到他們的生活,我的世界就會被絕望添滿。我始終想不明白,你們怎麼會是親人?
媽,你總說,我一個小孩子家家不要想那麼多事情,人都是這樣活過來的。可是,我還是沒有聽的了你的話,我討厭這樣的自己。我知道,作為一個女孩子,總是去想這些問題注定不會幸福。可是,偏偏就是這樣的自己。再這樣追想下去,我會受不了的。可是,我總是要做你堅強的女兒。我始終相信:那些想法不是閑,不是天真,不是傻。
難道,我真的隻能以堅強來麵對一切嗎?為什麼我會這樣的堅強?堅強的不像個女孩,和媽在電話裏說,生命中似乎再不會有我所怕的了。雖然笑言,可那究竟是有怎樣的悲傷暗駐其中?媽,她一點也聽不懂她的這個女兒笑著說的話裏有多少別的含義,她隻是覺得這個女兒有些傻。
媽,不是我的個性太獨,隻是,我太期望簡單一點。在本來應該溫暖的親情麵前,我悲傷地感受到了人情味的缺乏。不是我太苛責,隻是我還是無法理解這樣的現實,他們的生活為什麼偏偏作為了美好一詞的反麵教材。
上海之行結束,沈星遙一個人坐定候車廳裏,終於要回去了,回到她平靜的世界中。隻要看不到了他們-媽媽的姐姐一家人,就沒有了星遙那許多的悲傷。來之前所帶的期待依舊打了水漂,星遙的堅強就在他們的冷漠中成長、成熟起來。她的開心還是會回來的,畢竟有一群可愛的孩子去添滿她悲傷的世界,他們喜歡姐姐的微笑,姐姐也喜歡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