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老師的樣子(2 / 2)

知道這不好,明明就是一種病態表現。即使在家裏每次和媽媽有了口角,沈星遙無法像妹妹、弟弟一樣過陣子嘻皮笑臉下,就沒事了,隻會一遍遍在心中譴責自己的不孝順,心裏把自己罵死了但還在一旁僵著。

說到底,這樣的孩子心裏八成有過一些巨大傷痛,才落得一個人的獨來獨往。

在家裏每次都是媽媽先向星遙講話,一霎時又回到鳥兒嘰喳嘰喳般快樂的狀態,心裏仍然充滿內疚。

你能想象嗎?星遙有時候犯起孩子氣簡直不可理喻,曾經在十七八歲的年頭裏和一個小自己十幾歲的鄰家妹妹認真鬧過一回脾氣,導致日後生活裏常常暗笑自己的小氣巴拉。那是怎樣一個糟糕的沈星遙?

現在的狀態中星遙是一個老師,是孫小舟這個孤孤單單孩子的老師。她如何去處理僵化的氣氛?如何讓自己不冷場?

這是一種心理症侯上的成長。畢竟懂事了,小舟讓她學會了更多地去理解別人,更多地為他人著想。

曾經總不理解別人怎麼可以做到發過脾氣之後又回到就像什麼都沒有發生過的樣子?妹妹聽到姐姐的質疑,費解怎麼會有這樣的思維存在,沈妹妹說:“姐,你要知道人生氣的時候,那時就不是自己了,親人之間誰把發怒時的話當話啊?”

很不幸地,沈星遙一直是這個會當真的人,很長時間裏困惑於別人為什麼能說得出那麼狠的話來?最不喜歡的就是自己在最親的人麵前因為他們講了狠的話出來,自己也走到瘋狂邊緣,也講起狠的話。

然後,她不會像大家隻把那些爭吵一縷雲煙般飄散,同時把自己困在僵持的境地裏生自己的氣。

現在不一樣了,她麵對的不是自己親人。除了親人之外,她幾乎沒有和任何人發生過爭吵的跡象。麵對孫小舟,沈星遙是一個老師,一個大人。

第一次對小舟大發脾氣之後,一段時間的沉寂。

“今天作業把這個重新再寫一遍吧。”自己都驚訝於開口講話了,一會兒之後,又回到慣常笑著的樣子。

小舟被嚇到之後,又聽到老師的和藹語氣,心裏舒了一口氣,“恩”著回答了老師,兩人像沒有過任何事情介入一樣。

進行著某種成長,看著小舟,漸漸切入關於自己發脾氣的話題,略帶抱歉地說:“老師剛才就是太生氣了,你不要放在心裏去,老師實在沒壓住火氣”。

小舟繼續回答他的一聲“恩”。

原來,主動不是那麼困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