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啊,沒有錢,怎麼吃飯,怎麼活?”媽媽的語氣裏是對一個小孩子的態度。
媽媽後來說其實沈星遙是她心中最放心不下的孩子。
雖然是家裏的姐姐,但她的世界始終停留在幻想狀態,還那麼逞強,不管遇到什麼都不講,懂事到讓人心疼的地步。
媽媽講的一點也沒有錯。
追隨著自己的提問一直想下去。直到現在,人類社會仍然受製於自然,我們都有一張嘴,必須要吃飯,不吃飯就被餓死。隻有到我們真正超越自然,不吃飯也能活著的那一天,或者吃飯問題上全世界的人能達到真正平等,她理想中也其實所有人理想中的那個大同世界才會出現。
這其中後一點所折射的問題才真正有更多內涵,想過很多,其實是比較的存在誘發了人類所有的罪惡。
為什麼人們那麼執著於相互間的比較?如果每一個人都可安寧於自己所屬,滿足於自己所有,我們這個世界也就不會這麼忙,這麼亂了。生活真正所需要去擁有的並不是很多,大家卻都在忙於太忙,心都死了又怎麼可以找到幸福路徑?
僅僅活著,便已置身於天堂。
你們不懂星遙隻因為一支冰棒就傻傻笑個不停。
於是她喜歡了在一個人的世界裏抬頭望天上的陽光,心裏就很幸福,嘴角的微笑在燦爛,快樂開始自言自語。
常常傾聽來自心靈最深處的拷問才會對生活有鞭辟入裏,直擊心扉的感悟。更深刻地思索理解人生苦難,像所有古往今來的聖哲一樣期望探索出解救人類的良方,實現根植在我們每個人心中的理想天堂。
每一個人在所有人麵前都有罪,隻人們不知道罷了,若是知道了,那便是天堂。因為我們饒不開人與人的關係,利益的存在必然讓我們感到自己內心深處的罪惡感。
然而,人不是善惡而論的,人不過是人。每個人的性格都包羅萬象,之所以表現出善惡區別,來自於環境及一時心靈取向。世界上的苦難繁多雜亂,源頭不過是各自為政的下場。
總有一天,會有人清醒。活著便是天堂,我周圍充滿了天堂的榮光,小鳥,樹木,草地,天空。海子《活在這珍貴的人間》中“活在這珍貴的人間/太陽強烈/水波溫柔/一層層白雲覆蓋著/我/踩在青草上/感到自己是徹底幹淨的黑土塊/活在這珍貴的人間/泥土高濺/撲打麵頰/活在這珍貴的人間/人類和植物一樣幸福/愛情和雨水一樣幸福”,那天堂一直就在我們的世界裏,我們要做的事情不過是靜下來,好好去感受這個世界,不僅僅有自然美的存在,還有人情美。
這正是沈星遙走出生命困頓的曆程.一直會想起那個曾經走遍學校所有角落始終在追問的自己,記得那個在陽光裏靜靜坐著的女孩,她從來不後悔走過一條似乎多餘浪費了的道路。
那樣的時光裏撥開命運雲霧找到了天堂所在,走出17歲的雨季,對世界充滿了更大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