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整理說明(1 / 1)

一、叢書著力於“學術”與“文化”兩方麵,所收著作或為學術上開新之作,或為文化上奠基之作。

二、叢書之收書範圍,原則上起於民國建立,迄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然某些著作之成形,可追溯至民元之前若幹年,因其有重要地位,亦酌情收入。

三、文、史、哲之分,原係西洋通則,本就不太適用於中國學術,故叢書不按學科分類,而是根據整理進度,順次出版。

四、叢書所收諸書,原版均為繁體豎排,在其流布過程中,亦有版本差異、文字錯訛等現象,為方便讀者,此次做如下整理工作:

1.繁體字改為通行之簡體,豎排改為橫排(原書中一般“右表”、“左表”、“右文”、“左文”均改為“上表”、“下表”、“上文”、“下文”),但為充分尊重原著,原書中專名(人名、地名、書名等)及其譯名皆一仍其舊,凡底本脫、衍、訛、倒之處,除個別訛錯明顯且影響文意閱讀者稍作改動外,皆一仍其舊。

2.凡排印誤刻者,如日曰、己已巳、戊戌戍之類,均徑改,不出校記。

3.為方便當代讀者閱讀,標點符號按現代漢語使用規範作了處理。

4.叢書中多本有作者原注,原書以夾注出之,此次整理皆排入正文,並以楷體小字以為區分。

5.各書附“後記”一篇,說明著者爵裏、版本流布、各界評論等情況,以期為讀者提供閱讀指南。

古人雲:“校書如掃落葉,旋掃旋生。”吾人雖勉力為之,而乖漏難免,還祈方家教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