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自激現象或場掃描電路中為防止自激所接元件有問題。檢查替換C301、C304、C305後,故障依舊,說明場掃描電路中消除自激振蕩的電路無故障,故障出在交流負反饋電路。檢查交流負反場饋電路中的相關元件C339、C308,發現C339變質,更換電容C339,故障排除。
1.32C2591彩電開機即燒保險電阻R823,整機處於全無狀態
將R823斷開,再接通電源,屏幕上出現左右滿屏的水平亮線,由此說明行掃描電路及開關電源電路均工作正常。造成R823易損的原因一定是開關電源輸出的27V電壓負載電路,即場掃描電路存在擊穿短路現象。測量N301(TDA3654)在路對地電阻,發現N301對地電阻異常,將V318斷開,再接通電源,測量27V電壓正常,由此說明出現該故障的原因是由於場掃描電路泵電源形成電路工作不正常引起。代換TDA3654,故障未排除。懷疑泵電容性能不良。取下C313,換上相同型號的電容後,故障排除。
1.33易損壞場掃描塊TDA3654
接通電源後,電視機能工作,但工作一段時間後,又損壞集成塊TDA3654,且每次更換該集成塊後,電視機又能正常工作。該故障現象說明場掃描電路中存在元件性能不良現象,應著重檢查TDA3654泵電源形成電路、場反饋回路以及場掃描供電電壓形成電路。檢修時,可用加熱的烙鐵(將烙鐵電源插頭拔掉)分別給C313、V318加熱,並觀察屏幕上畫麵是否穩定。若發現圖像出現不穩定現象,說明C313、V318熱穩定性差,更換C313、V318後,故障可排除。若向泵電源形成電路上的元件加熱,電視機畫麵穩定,則檢查反饋回路上的元件C309、C308、C339等元件和開關變壓器T803、27V濾波電容C827後,故障可排除。
1.34R251319彩電字符位置不正常,且圖像中心邊沿向內凹陷
該機所表現的故障現象稱為枕形失真。枕形失真校正電路由V454、V461及周圍元件組成。測量加在枕形校正電路上的電源電壓正常,測量拋物波形成電路三極管此判定平滑濾波電容C466存在性能不良故障。更換C466後,故障排除。
注:DC466必須用無極性電容,該元件易出現容量變小,外皮損壞等現象。該元件損壞易造成該處電壓隻有幾伏左右。另外L466為電感線圈,不能通過測量電阻來判斷其性能的好壞,最好采用替換法進行判定。
1.35C2591彩電接通電源後,屏幕中心有一根不滿屏的水平亮線
接通電源後,屏幕中心出現一根不滿屏的水平亮線,說明場掃描電路未工作。測量TDA3654有28V工作電壓;測量電壓高達5.3V(IE常為2.2V左右);再測量TDA8362腳電壓,發現電壓比正常電壓(2.7V)高,達到8.2V,由此判定TDA3654工作異常。場鋸齒波形成電路由TDA8362內電路和外接RC網絡電路組成。檢查外接元件C394、R392和維修開關318,以及8V、33V供電電壓均正常,懷疑該故障是由集成塊自身性能不良引起。但更換TDA8362,故障仍然存在。考慮到TDA8362內部的場分頻電路、場鋸齒波形成電路與色副載波恢複電路和行分頻電路有關,測量TDA8362工作電壓,為6.5V,為2V,為8V,為0.3V。正常時電壓應為7V,取下外接電容C245,發現該元件存在漏電現象。更換C245後,電視機光柵恢複正常。
該故障說明外接去耦電容性能的好壞與行、場掃描電路均有重要關係。檢查行或場掃描工作不正常時,必須測量這兩腳電壓進行判定,對故障判定維修均有幫助。
1.36R2513D彩電光柵小,邊沿呈線性失真
光柵左右邊沿線條不呈直線,即邊沿左右兩邊線性失真,可判定枕形校正電路工作不正
常。檢修枕形校正電路時,首先測量C466“+”端電壓(正常時為L5V左右),實測該處電壓為26V左右,偏高(注:C466正端電壓越高,行幅越窄)。調電位器RP458、RP459,光柵邊沿有微微的變化,可初步判定V461、V462及周圍電路工作正常,故障出在場拋物波形成電路上。測量V454管腳電壓異常,用示波器測量V454極輸出的脈衝信號波形不為場頻拋物波,檢查V454組成的拋物波形成電路上的元件,發現電阻R453開路。更換該元件後,故障排除。
1.37C2591彩電接收PAL製信號時,光繈正常,接收NTSC製信號時,幀上部有幾根回掃線,接收PAL製、NTSC製信號,屏幕上有穩定的畫麵和字符顯示,說明TDA8362內部場鋸齒波形成電路以及場反饋回路均工作正常。造成接收NTSC製信號屏幕上有幾根回掃線的原因,一般是由泵電源形成電路工作異常引起。由於接收NTSC製信號時,場頻為60HZ,場周期短,在場掃描逆程期間,需要的泵電壓比PAL製(50HZ)要高。檢修該故障時,將泵電源形成電路中的C313容量增大和適當減小R318阻值,故障可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