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態度強硬(2 / 2)

容國君主最終還是不願意拿自己身下的龍椅做賭注。

現在的大亞換了一個君主,又有一個強勢的大將從旁輔助,已經不是以前那個好欺負的大亞。

秦仲離雷厲風行的動作讓他看到了威脅,這個男人不按常理出牌,如果不答應他的要求,說不定真的會下令攻打景城,景城被圍攻,早已人心惶惶,要是談判的事情傳出去,百姓們一定會把責任推到容國君主頭上。

不過容國也不傻,他們沒有同意提出的所有條件,賠款可以,九曲山脈也可以,唯獨寧水海域不行。

寧水海域本就不在戰爭波及範圍內,憑什麼要把寧水海域劃給大亞,想借這場戰爭從他們這裏訛詐寧水海域是絕對不可能的。

出乎他們的意料,大亞那邊並沒有堅持。

管夙剛開始據理力爭,寧水海域嚴格上來說是屬於大亞的,它一直都在大亞的國土範圍內,隻是容國一直不肯承認,甚至想要派兵占領,那時崇明帝並不主張打仗,所以這事就拖了下來。

不過到了後半段,管夙突然一改口風,同意了他們妥協的那部分方案,賠款以及把九曲山脈劃給大亞,但是有一個條件,大亞必須把廣義城原封不動的還給容國。

眾所周知,戰勝國一旦占領敵人的城池,軍隊多半會燒殺搶奪,將城中的金銀糧食全都搶光,使其成為一個怨聲載道的廢城。

容國認為大亞的軍隊肯定也這樣做了,所以才提出這個而要求。

不過萬萬沒想到,大亞方麵答應得很快,並且三天後就將所有的兵撤出廣義城,還了容國一個完整的廣義城,除了開戰那時就被毀的城牆,其他地方都完好無損。

容國卻並未感到高興,反而恨得牙癢癢的。

廣義城的事情讓大亞軍隊的好名聲傳了出去,因為大亞的軍隊即使占領了敵國的城池也沒有屠殺城中的百姓,他們在談判中提出廣義城一事簡直就是在為大亞的軍隊做嫁衣。

不僅如此,他們還發現,大亞其實是故意提起寧水海域,讓他們的注意力都放在寧水海域上麵,當有了對比,那麼割讓出九曲山脈也就變得不是那麼難以接受了。

雖然一開始口頭上占了上風,但結果還是虧大了。

文良等文官在簽協議的時候全程都是黑著臉,簽完了就直接走人,連招呼都沒有打。

其他國家也沒有想到大亞這次會這般強勢,連他們介入都沒有用,原以為會是一場真正的拉鋸戰,結果連半個月都不用就談完了。

大亞好像真的不再是他麼認識的那個大亞。

崇明帝留給他們的印象畢竟還是太深刻了,那個隻會貪圖享樂與美色的皇帝,兩隻眼睛就像被屎糊了,這樣的人都能當上皇帝,他們真是巴不得他再活十幾二十年。

可惜他死得太早了。

否則有他壓製住秦仲離,大亞想要翻身幾乎是沒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