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劉萍萍的恐懼(2 / 2)

一點點小錢也罷了。要是犯罪團夥下了血本,拿出讓村裏人震駭的財禮上門提親,偽稱與她有感情糾葛。到時候別說七鄰八舍,就是劉萍萍自己的父母,恐怕都會幫著出賣女兒了。

尤其是許多上了年紀的老人,一輩子臉朝黃土背朝天,對於豐裕物質條件是沒什麼抗拒力的。

城裏人對於婚姻之類的事,更重主觀體驗。講究個人感覺。動輒說“你的條件是不錯,但不是我的菜”啥的,村裏老人隻會嗤之以鼻。

在他們看來,這些窮講究都是些一錢不值的無聊玩意。當不了吃,頂不了穿。嫁人真要隻顧感覺,不計較基本的物質條件。不說將來自己悔不悔。在眼前對父母就沒什麼貢獻。

要是父母一把年紀還在土裏刨食。吃不好穿不好。家裏房子破了沒錢修。生病也不敢放手用藥。這樣的情況,做子女的肯定是要被人鄙視的。

許多城裏人非常不理解,某些農村裏的子女,連贍養父母的口糧都要找理由拖欠。這樣的事還是人幹的嗎?

隻有長年體驗過極度貧窮下,連吃飽飯都勉強的人,才會知道在那種極端情況下,確實一粒米對他們都是非常要緊的東西。

劉萍萍的村子倒沒窮到吃不起飯。然而由於地少加上沒多少經濟作物出產,多數人家收入都是緊巴巴的。

要掙點錢,就隻有出去打工。但正所謂在家千日好,出門一時難。

由於各人的性格以及家庭條件各不相同,總有些人無法順利的走出去,掙到一份還過得去的工資。

土裏刨食,不但非常勞累,所得也不過填飽肚子。平常日曬雨淋,導致種田人身體總有些毛病。一上年紀就出現種種問題。

假如子女爭氣一點,那麼父母還能安享晚年。否則的話,一把年紀仍然需要出工種田。那種勞累,城裏人是很難有切身體驗的。

因此在村裏人看來,劉萍萍明明有機會讓全家一舉翻身,卻輕率的用“自己不喜歡對方”這種爛借口來回絕一樁絕好的婚姻,那是極度任性也極度不負責任的一件事。

到時候即使她強行拒絕,也可能被輿論逼迫得在村裏立不住腳。

因此隻要那個犯罪團夥裏麵有幾個高人,明了偏僻農村裏的這種集體意識,就很容易拿出對付劉萍萍的方案。

他們隻消派個小白臉出馬,花上一點讓村裏人震驚、但對他們來說根本不在意的小錢,就能將劉萍萍的“保護罩”輕鬆破掉。

而隻要劉萍萍被他們帶走,會遭遇些什麼,那就完全無法預料了!

劉萍萍是正兒八經讀完了名牌高中的。成績還不錯。完全可以考得上一個中等層次的大學。但她理智的做了一番權衡,覺得拿那麼個普通大學的文憑,投入產出未必合算。

最終她直接放棄升學,去了沿海地區打工。

打工的同時,她也沒放棄學習。通過自學拿到了本科文憑。因此她也能算得上是個知識女性。

既有閱曆又有想象力的劉萍萍,簡單的換位思考了一下,立刻找出了許多種可以破解村民對她保護的方案。

一下子她汗透重衣。麵對潛藏在暗處的巨大危機,自己究竟應該怎麼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