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的文化大部分都奠定在宗教信仰裏麵,而這種宗教信仰經過長時間的沉澱,已經成為了一種世代相傳的教義,大大地影響了歐洲人的社會心態。
在大多數人信仰基督教的歐洲,基督教的教義認為猶太教是異教。在基督教義中說,猶大作為耶穌的12門徒之一,最後卻為了30塊銀幣而出賣耶穌,而猶太人還把耶穌給釘在十字架上,所以信仰基督教的歐洲人,幾乎都對猶太人充滿了厭惡。
其實不止是老希利用這種心態來瘋狂展開對猶太人迫害的原因。而這種迫害幾乎遍布整個歐洲,特別在西歐,信仰基督教的教徒對猶太人被迫害表示無所謂,同情隻是少許心善者的。
世界經濟蕭條時期,處於《凡爾賽合約》之下的德國,工業經濟倒退了整整一個世紀。貧困率和失業率猛增,國內矛盾激化,德國的資產階級人人自危,為了轉移國內民眾的注意力和拉升經濟,德國采取對外擴張政策,而居住在歐洲的猶太人大多比較富有,出於妒忌、需要和搶掠財富,猶太人成為老希的目標。
老希上台後,德國的猶太人便備受製約。喬納斯和榮格在特意布置下,表麵上辭退了西海灣軍職,帶著一票猶太準特種兵回到德國,再而擴展到歐洲各猶太人聚集地,他們拿著《西海灣人權事務所》的專項資金,開始遊說選擇中的猶太人前往西海灣。
富有冒險和闖蕩精神的猶太人去往傳說中的海灣樂土,為西海灣帶來了大量的文化與技術力量,基本填補和完善了西海灣的工業空白與製造業體係,大量新式武器,諸如領先當代的飛機、坦克和遠程大炮等的軍工製造,大多出自於猶太工程師和技工之手。
隨著口口相傳和老希的排猶政策,至37年為止,落戶於西海灣的猶太人已不低於30萬人。
塗明安拿著來自西海灣的密件,緊急約見了身在紐約的喬納斯和榮格。密談好一陣後,走出帝國大廈的喬納斯和榮格不但不畏任務的艱辛,反而心中歡唱無比。
組建5萬人的猶太軍團,身在西海灣的猶太人適齡人員絕不超過5000人,好在身在歐洲的猶太人不在少數,戰爭尚未發起,一切亦可便利。
喬納斯和榮格各自分工後,榮格完全不在乎這巨大的差額,拍胸保證在半年內分批次完成人員的輸送,大笑著說要感謝老希和歐洲對猶太人不友好的一切人。
喬納斯則馬上啟程、轉乘多趟航線前往西海灣,領任特別軍區猶太軍團軍團長一職,在兩個月內完成猶太軍團的架構,並趕赴前線適應戰場。
西海灣猶太工業區有一個很特別的政策,深受猶太人的歡迎,那就是15歲到30歲、無論男女都可定期參加附近一個預備役基地的軍事訓練。
如同喬納斯和榮格欣喜的接受指令,哪怕便是去當炮灰,猶太人群體都迫切地希望擁有自己的軍隊。
十年過去了,最早接受階段性而完整軍事訓練的最大年齡者已40歲,但此刻讓他或她立即離開溫馨的家、開赴前線,人人均義不容辭,沒人會了解猶太人的那種苛求和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