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1章 七七事變(1 / 2)

關於七七事變,倭人有它們的一種看法,其認為七七事變不像九一八事變那樣有準備和策劃的軍事行動,而是一次因為擦槍走火引發的突發意外事件,它完全打亂了華倭兩國的既定戰略部署,使曆史在偶然間向另外一個軌道發生了偏移。

七七事變之前,相關人士針對華倭之間倭漸緊張的局勢進行了一番討論,結果大多人認為戰爭打不起來。偽滿國建立後,倭倭已經占領了華夏土地最為肥沃、礦產最為豐富、地廣人稀的東北。而且隨著《塘沽協定》、《秦土協定》、《何梅協定》的簽署,倭日事實上已經在經濟上牢牢控製住了華北。

潮水般的走私倭貨源源不斷的從東北湧入華北,排擠華夏商品,占領華夏市場。規模之大已到了列強因為以關稅作保的庚子賠款無法按時收齊而向倭日抗議的地步。那麼,倭日人還有什麼理由非要從軍事上占領已經被他們榨光了最後一滴血汗的華北呢?

正當所有人都心安理得的認為仗打不起來時。戰爭卻以一種出人意料的方式突然爆發了!

1937年7月7日夜間,倭軍駐屯軍步兵旅團第1聯隊第3大隊第8中隊在宛平城外舉行軍事演習。一名叫誌村菊次郎的士兵因為拉肚子到路旁的苞米地裏去解手,可是當他返回時隊伍已經繼續前進了。

誌村是剛從國內調來的新兵,沒有受過夜間辨別方向的訓練,他在漆黑的夜裏迷失了方向,與大部隊失散。不久後倭軍點名時發現失蹤一名士兵,帶隊的中隊長清水節郎認為可能被附近宛平城的華夏駐軍綁架進了城,於是一麵向上級報告,一麵帶兵包圍了宛平城,要求進城搜查。

在遭到華夏守軍拒絕後,倭軍聯隊長牟田口廉也派第3大隊大隊長一木清直率一個中隊增援,同時倭日駐北平特務機關長鬆井太久郎打電話給北平市長,威脅若中方不允許,倭軍將以武力強行進城搜查。

北平方麵為了避免得罪倭倭人,答應天亮後由雙方共同派員進城調查。

其實當時誌村已經歸隊,但倭軍卻仍然向中方發出進城搜查的威脅恫嚇。非要無理攪三分的倭日人,明知道失蹤士兵已經歸隊,非得進宛平城搜查,用意是在精神上侮辱華夏軍人,令其對倭軍產生畏懼之心。

本來一切都按照倭日人的如意算盤順利進行,可沒曾想卻突然發生了意外。淩晨4點倭軍正在城外與29軍對峙,突然附近村莊裏有人燃放鞭炮,神經緊張的城內駐軍誤以為是機關槍射擊,於是立刻以重機槍向倭軍還擊,造成倭軍死傷。倭軍也立即以炮火向城裏還擊,長達八年的華倭全麵戰爭就此爆發。

戰後倭軍對那通引發戰爭的神秘鞭炮聲仍然耿耿於懷。有誰會在淩晨4點的北方農村莫名其妙的放鞭炮呢?

倭倭右翼對此的解釋是這是**黨派幹的,故意在華倭兩軍之間製造誤會,引發衝突。結果倭日右翼竟在幾十年後指責**引發戰爭。

史料記載是一碼子事,實際呢?發起戰爭對那個方麵由好處,自有評說。。。

有心人對有心事。從年初起,大批量的民用與軍用物資沿著水道向華南、華東、華中運輸集中,所謂民用物資由商家運輸,其中是否有貓膩和夾帶沒人敢過問,因為跨世紀集團與各界打得火熱,各地商家均受益不小。

何況跨世紀的後台堅硬無比,湘江、長江等地的各個物資轉運站和西海灣守備軍以商業模式建立的兵站,當初在建立之時便得到國民政府和當地軍閥的認可,這近十年來多是相安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