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禽支隊三個混成旅為半機械化乙級作戰部隊配置,亦設立一個坦克營、一個裝甲營、一個半機械化步兵營和一個中型口徑火炮的炮營,配齊附屬部隊和醫務所,總兵力9000人。”
“野戰師坦克裝甲團配置81輛《鑽地鼠》快速坦克和87輛裝甲運兵車,實施步坦協同作戰;裝甲團配置416輛裝甲車;機械化步兵團配置全機動車和含82迫擊炮及75口徑身管火炮的炮營;炮團配置150毫米自行榴彈炮12門、105毫米火自行箭炮12門、105毫米牽引式火炮24門、牽引式高射炮和雙聯高射機槍各12組。”
“混成旅各配置一個裝甲營,配給27輛《穿山甲》步兵支援坦克和30輛裝甲運兵車,其餘等同於降低至營級編製的機動車、中等口徑牽引式火炮和高射機槍。”
“團級以下除各部均配置獨立炮兵和機炮部隊外,全部按三三製設立,步兵班級配置班長和士兵共12名,裝備狙擊步槍一支、半自動步槍四支、衝鋒槍三支、機槍一挺、擲彈筒一個;排級設立一個通用機槍火力班;連級配置一個重機槍、20毫米狙擊榴彈炮與60毫米迫擊炮的機炮排;營級配置一個82毫米迫擊炮和70毫米步兵炮。”
“西海灣設置航空總隊,咱們依舊是名號小、編製大。航空總隊下轄7支航空大隊,兩支航空大隊留守西海灣或機動出戰,四個野戰師各配置一個航空大隊,一個航空大隊分別為混成旅提供戰場支援。”
“航空大隊各編製三個戰鬥機中隊和三個轟炸機中隊,每個中隊均為12架戰鬥機或轟炸機。轟炸機可隨時轉化為武裝運輸機進行人員與物資的轉運及空投。”
“至於西海灣聯勤司令部,名稱改變命名為華夏軍團獨立支隊,人員兵力和代號都不變,仍然是‘TLS’和TLS原班人馬,全員配置裝甲車和機動車,由本人親自指揮,但與華夏軍團聯動和信息互通。”
三下兩下,軍隊事宜比政府事務更加直接,可以說西海灣特區的打造係為一支現代化強軍的建立與服務的。已然達到千萬人口的西海灣,正規作戰部隊不過20萬,但包括預備役和隨時能拉上戰場的軍官、士官及退役老兵達到驚人的上百萬人。
士兵超過30歲便勒令退役,進入地方任職或複原;士官與營連及軍官為35歲退役或安排工作;再往上便是師團級軍官,而這時年紀較大的辛報國亦不過40多歲,別說他一個堂堂的司令,便是辛燦辛武等師級軍官再幹個20年都沒有問題。
至於西海灣軍隊的現役士兵,已能用精兵強將來形容,不少的班長以上都是參加過實戰的老兵,排長以上更不用說,而隨著大量的超齡士兵、士官和低級軍官的退役,以難民為主體的新一代兵員已經服役和替代。
首先從文化程度來說,初中文化是西海灣招兵的基本要求,雖然抄襲後世軍隊“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的體製,每一年都有老兵退役及新兵招收,但西海灣從小學起即開展的準軍事訓練與嚴格的新兵營訓練,這個措施連最難勝任及選拔的遠距離步槍射手、均超出各部隊各連隊的兵員所需。
各部隊的新任士官和基層軍官那就不用說啦,軍官學校4年、士官學校3年,達不到各項標準的連軍校都進不了。
老王完全參照後世華夏軍隊打造的精兵強將,強勢碾壓倭日絕不在話下。再加上軍事與作戰理念和超時代的武器裝備,如單指局部戰爭,倭日連哭都沒有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