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裏與凱特和所有現役西海灣軍人一樣,都上過戰場,但他們在北伐戰爭的參與中,受到相當嚴格與嚴厲的製約,不準隨意殺人和不準對無明顯威脅與危險的北軍開槍,遂是一條嚴格的命令。
德裔軍人是被雇傭關係,雇傭軍則必須服從雇主的意識。一直以來受雇於西海灣的德裔雇傭軍,從來都無放開手腳的機會。
凱恩戰死了!他的特點是隨和與大方,與警衛營中的大多人都能打成一片。不止於單單替凱恩報仇,從一戰輸掉那一場不應該的戰爭開始,德國人和德國軍人一直都壓抑著。
今天,不僅僅是安德裏這一個擔負前出警戒任務的小隊,那些正麵與15旅團相持的各個小隊,在馬蹄代理中隊長、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默許下,紛紛出擊。
如果不是承擔著全中隊的指揮責任,馬提亞斯都將如安德裏一般,各顯神通地前去找鬼子的麻煩!
在15旅團邊緣部戰壕裏休息一會的安德裏和凱特,兩人輪流用日軍的各種工具,製造出一些仍在‘施工’的響聲,輪流給打空的手槍彈匣壓上子彈。
完事的凱特用豬拱嘴一樣的嗅覺和能穿透黑夜的眼睛,對幾十米外的另一處日軍‘施工’現場做一番打探。
安德裏用蒙著紅布的電筒,以身體麵遮擋,往前來的方向發出暗號,通知不遠處的狙擊手繼續接應,兩人翻過這一個已無生命體征的工事,往下一個日軍聚集點爬去。
此處是一個日軍的中隊部,裏麵存餘的鬼子不低於30號人,掩體戰壕的修建快速,一撮撮的日軍已能在深挖的戰壕裏站立。
他們用沙袋裝著泥土,一包包往成形戰壕邊上碼放著,難得的他們居然還剩下一挺重機槍、置放在彈坑中,待沙袋掩體搭建好,便將設置成一個重機槍陣地。
再實施無聲襲擊已無可能,安德裏和凱特兩人的膽子越大,兩人爬到已堆放起三層高的沙包邊,緊緊地挨靠著,遂伸手在用摩斯電碼溝通交流,由沙包與之隔開正‘施工’的日軍,距離兩人僅僅3米多。
“滴滴、滴滴滴、滴、滴”,手指敲打手背,凱特已電碼的形式,告知安德裏自己探知戰壕內日軍的分部情況。
“身前5人,右前方約20米以內超過10人,左前方超過50米人不少,走動的人搬動重物。”
“你炸麵前的5人,對付20米以內的敵軍,其他的交給我。100個數動作,不勝快退。”
隨著凱特手指點擊回複‘明白’,安德裏收回手掌,果斷地匍匐著繞過沙包掩體而去。
凱特隨即從胸口的手雷袋中摸出兩支手雷,一手一支、分別用牙齒咬掉保險,默數著數字,待念到100數字,雙手掌便鬆開手雷引信彈簧。
再默念3聲,他雙手將手雷拋過頭頂沙包,跟著便拾起放在地麵的衝鋒槍,隨時準備站起往右前方衝去。
5名日軍、兩兩成雙,一人鏟土、一人提著沙袋,裝好沙包之後,另餘的一士兵便提起往地麵堆放。
“嘭、嘭”的兩下微響,被鏟土的動作聲掩蓋,手雷幾乎落地即爆,“轟”的同聲爆炸與閃光同期發出,正作業的5名日軍被炸開的彈片和衝擊波擊翻,連慘叫聲都發不出。
凱特顧不得查看3米外的情形,於手雷爆炸的同時,起身、跑動和扣響衝鋒槍扳機,一氣嗬成。
‘噠噠噠。。。’衝鋒槍連發的子彈,由站立直身、居高臨下,向右前方戰壕裏的日軍掃射。
25發子彈在持續2.5秒的連射中,散布著向戰壕內的日軍傾瀉,打得措手不及的12名日軍躁動不已。
待到三兩個日軍被同夥身體擋住子彈沒被擊中,遂扔下手中的工具,向架著的三八大蓋跑去。
凱特扔掉手中的衝鋒槍,右手拔出手槍,朝動作的模糊人影射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