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鈀鉻合金鋼(2 / 2)

特首的意誌大於一切,張祥生聞言隻能心理苦笑應承。

如他所說,研究課題留存的鈀鉻合金鋼的管棒足夠製作再兩把特首指定槍支的槍管,但要達到如T7手槍一樣的效果,長槍上除了非必要的零件,主要部件需要增加鈀鉻合金鋼,特種鋼的冶煉爐還要加煉。

西海灣7013工廠位於十萬大山深處,無論從煌城還是上思要到達這間工廠都很不容易,看上去距離都不遠,可要翻過幾座大山、曲曲繞繞,分段且係懸崖峭壁上、恰好能通過一輛貨車的山石路,普通的司機嚇都嚇死。

最為特殊的是其中一段V形石岩路,尚需要在山崖上開鑿出來的轉彎處,於懸空鋼架上倒退兩次,才能將車頭車身擺正而通過。

通過這一段極其危險的石岩路,在翻轉兩個山頭便到了一處小盆地,7013工廠便置於此處。

它實際上便是西海灣重要的兵工廠。暢鵬按華夏早期的慣例,為西海灣所有的機密工廠都按上一個數字名字,外人完全不知道這間工廠幹什麼的、生產什麼?

人員往來和郵差地址都按這個編號,沒得到允許,沒人知道去哪裏,哪裏是幹什麼!

新兵工廠剛完成建立,從空中俯瞰,完全發現不了它的蹤跡,連一座小高爐的煙囪都以一條筆直的山形做偽裝。不點火,根本發現不了。

西海灣特區已建立6年多,基礎工業已經完備。但7013之類的工廠正一步步往大山裏麵搬遷。

通往工廠的山崖道路完全都是唬人的,不懷好意的人或敵人不可能通過。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一個炸點可令任何的通過物消失。

真正能到達工廠的是山洞,西海灣能自產高效炸藥,人工又便宜,一條條隧道和一間間廠房便設在十萬大山之中。通過透視圖,大山裏就像一個超大型的螞蟻窩,沒有圖紙絕對迷路。

而封鎖某個區域實在容易,點燃一根導火索,便又什麼都消失了!

為何如此所為?源於西海灣沒有財力和物力足夠的海軍,無法阻擋擁有強勢海軍的日軍登陸,便隻有出此下策。

西海灣於後期將經曆兩場不短的戰爭。經過推算,這個螞蟻窩足夠日軍20萬人至少打3年,等它打下來,倭寇也快投降了。

7013兵工廠已相當先進,通過數台千噸和萬噸水壓機,暢鵬為西海灣定製的武器大多采用衝壓件,衝壓打磨、安裝組裝,便完成一件武器的製造生產。

槍支與火炮一旦定型,製模車間按照標準圖紙建模,一支步槍的零件3天內就能完成各式零件的建模。跟著便是衝壓、刨削打磨,最難的便是無縫槍管和炮管。

通常的槍管采用棒鋼擠壓法直接生產無縫鋼管,然後以拉切式和紐扣式製作來複線。

而炮管是成形後用電渣加內腔鍍鉻,鍍鉻後鉻層非常堅硬,車削銑削都加工不動,隻能靠磨削。磨削內孔機床的砂輪軸本身就要長過炮管長度,還要比炮管細,砂輪才能進去,砂輪軸的剛性還要非常好。

采用高碳鋼等的常規槍管鋼,7013兵工廠在一個月內便能生產出樣槍,而後的流水線生產,每天的產量能達到上千支。

但用鈀鉻合金鋼來生產槍械,無論對材料還是人工都是極大的浪費。不過對於特首的這麼一個‘小小’的要求,張祥生與工程師們和7013兵工廠完全願意滿足。

一聲令下,冶金研究所和槍械研究所的工程師,從下龍潭一間像是山洞倉庫大門的建築物進入,幾個彎道後,在一條筆直而平整的水泥路隧道裏,以60公裏的時速行駛70分鍾,便到達7013工廠。

鈀鉻合金鋼的配方和冶煉工藝,連槍械研究所的工程師都不掌握。冶金研究所的工程師把控著,在特定的溫度下用小高爐,將鈀鉻合金鋼製成型,亦在特定的溫度和濕度下才便於磨削,槍支零件成形。

而後便是槍管製作,鈀鉻合金鋼無法采取棒鋼擠壓法製成管鋼,必須采用內孔機床鑽孔,同樣必須注意溫度,溫度高了變形、溫度底了鑽不動,要求非常嚴格。

最難的便是來複線加工,必須以最老式的純手工‘切削式’產生來複線。隻有最精密、最高級的槍管才會以此種方式生產。

西海灣具備這門技術的唯有張祥生一人,他使用單一鉤狀切刀,慢慢地一條一條的刻製出來複線。

控製空氣濕度,溫度低了加溫、溫度高了等著。更需要24小時不停,否則溫度變化太大,膛線不連貫,這一支槍管就廢了,得回爐重來。製作一支鈀鉻合金鋼槍管將不低於36個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