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第二區域(1 / 2)

明治維新後,日本成為亞洲第一個走上工業化道路的國家,逐漸躋身於世界強國之列,但其改革遺留了許多問題,在各方麵保留了大量舊日本時代的封建殘餘。

如天皇權力過大、出身藩地的有權有勢者長期掌控國政,新興財閥壟斷市場經濟,土地兼並、地主消極,農民生活貧困,嚴重影響國內市場的擴大,製約了工業發展。

日本經濟是飛速發展,可人民的購買力很低,物價暴跌。而華夏因為鴉片白銀外流,物價飛漲,在日本的花銷反而比在國內便宜。日本人也想賺華人錢,便大量吸納華夏留學生,開設簡單容易的課程給華人。

對外開放不久的日本,各種製度不健全,根本沒有簽證的概念和執行措施,華人隻要買張船票就能過去,比去歐美容易多了。

從1898年第一批華夏國派留日士官生赴日到1937年全麵抗戰爆發,前後計有二十九期、一千六百餘人。而非軍事類的留學者就多了,最多的一年達8000多人,其中不乏自費留學者。

西海灣自1924年最早完成兩年學製的特選人員,便開始實施派遣往日本‘留學’。至1925批量外派出國人員,以各種模式派往日本長期逗留的人員就超過1000人,而以民間自費及商務形式輪換到日本為期3個月到半年的軍方與特工人員規模超過2000人。

派遣人員逐年以50%的遞增率上漲。特區將采取任何能夠使用的手段,讓西海灣軍政人員能充分地了解日後的對手。

位於下龍潭的仿日小鎮將在31年後全部完善。當九一八後日本成為民國的全民公敵時,西海灣所有軍人,包括預備役和工程兵師等的軍事與準軍事人員都將前往小鎮接受實地培訓。

仿日小鎮將駐紮一個標準的日軍聯隊,一切行為動作完全日本化,由日歸的留學生擔任成員,每一個月都將與西海灣的同級部隊進行一場無導演的實戰演習。

31年到37年,6年的時間裏,西海灣的所有軍事人員,會因為過於熟悉他們,都將‘愛上’仿日小鎮和它的駐軍。

期間,仿日小鎮會對西海灣軍政人員經營性開放。

‘食、色,性也!’除了‘肉菜’不公開交易(私下不管),校級以下軍官、軍士與士兵和清心寡欲的公務員也有一個消費與發泄的場所。人性亦當疏導、不可全然封堵。

不止仿日小鎮,小鎮一旁的一個山形盆地裏正在建設一個小城,稱為第二區域。其為綜合娛樂文化區,也可以說是世界風情園,規模比小鎮還大。除了有害身心和身體健康的物品毒*品,這裏能夠買到任何一樣娛樂性商品和消費,增長見識見聞的同時,身心將更為健康。

它的雇員超過5000人,來自世界各地,但經過挑選聘用後,到達這裏後,均補簽一份長達10年的自願延長聘用期的補充協議。

10年後,或者6年後,這裏也能像西海灣三大新區一樣對全世界開放。如今隻是特區內部的‘員工食堂’,涉及一定的秘密,連特區人民都不開放。

特區政府和軍方得到最高長官的知會,將逐漸提高公務員與軍人的薪金。當周坤向被招來特首官邸的周興國與辛報國提交項目建議書時,周興國笑曰:

“老表兄特首,你好一個絕戶計!發出去的工資和各種名目的補貼,不都給你這一招給全弄回來了!”

周坤可是特首指導下的項目編製與打造者,遂說道:

“理事長,你這麼說就沒得意思了!公務員、軍人也是人,如果僅僅是為了溫飽而活著,我看今日西海灣的人們似乎已沒有必要再打拚。他們在消費的同時增長了更多的見聞,為日後的施政管理和軍隊軍人的素質提高取得重要的體現作用。”

“周副官說得對,政府公務員怎麼高薪養廉、怎麼管理是你周興國的事。我為我的軍官與士兵感謝司令的關懷!人的欲望如猛獸,徹底封堵是行不通的。一旦戰爭發起,軍人們打生打死,縱然激昂,遂不向老百姓般的安居樂業便滿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