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大道所趨(2 / 2)

孤城子等人得了個由頭,天師府有了個相求相入的地頭。暢鵬亦隻需要繞個小彎,先到微山湖‘彈起心愛的土琵琶’,前來豐縣轉一圈了。

天師府的麻煩何在?首先得說到江西的贛軍:

清廷初被推翻時期,一幫滿清貴族,心猶不死,企圖破壞共和,陰謀複辟。他們組織了反動團體“宗社黨”,創立“九龍會”潛入各地的雜牌軍隊伍中,煽動暴動,發生了贛軍兵變。叛兵衝出營房後,大肆搶劫商店住戶,被鎮壓後,除當場格斃外,事後處死的有七八百人之多。

賴肇周,出生於江西石城長溪。入保定軍官學校,步入軍旅生涯,加入北伐之師,任國民革命軍第十四軍軍長。他揮師北伐,攻克贛州、撫州,協攻南昌、橫掃閩西,戰果輝煌。所率的第十四軍成了北伐軍一支勁旅。但是,他既不是蔣的嫡係,又與桂係素無交往,命運注定是悲劇。

1927年老蔣下野,桂係控製了南京政府,不與親近桂係的賴肇周被視其為老蔣的人馬,列入被排擠對象。而賴將軍吃軟不吃硬的性格,在軍前與白健生據理力爭、當眾指責,加重了白健生對賴的仇視心理,除之而後快。1927年9月,憲兵隊在火車站綁架了賴將軍,關押到南京第一陸軍監獄監禁。

這兩件事與人與天師府何幹係!“宗社黨”和“九龍會”有被迷惑的張家人物和弟子的背景,亦是著為天師府謀一個地位,不想成為了亂黨。

花了大價錢,親宗弟子沒處決,但一直關押著。賴將軍均係張家直係表親,除白健生鬆口無人可放。

從早期的被迷惑加入“宗社黨”和“九龍會”,再到掌一軍的賴肇周,天師府莫如當武雄一樣求得地位和安寧,可民國紛亂,連神算亦失算。孤城子一推薦並登高號令,道家人亦前往西海灣考察打探。

遂得出結論:非那特首可救人,非其可令桂係白健生買賬,非其可依靠而無需再介入政勢與教派的爭鬥中去。

千千結,朝廷不可信亦不可依,天下道家歸心,大勢所趨也!

此處得說一說天師府、張道陵張天師:

張天師尊老子為教祖,奉《老子五千文》為最高經典,並自撰《老子想爾注》發揮老子的道家思想。以“道”為最高信仰,將“道”和老子相提並論,宣稱即是“一”,“二散為氣,聚形為太上老君”。

從元世祖忽必烈開始,官方上正式承認“天師”的稱號。從此時開始,張天師開始總領江南道教,並在元代中後期,各種符籙道派都集合在周圍,形成“正一道”。

話說張道陵有弟子王長、趙升隨其習黃老之道,助煉龍虎大丹,丹成,服之返老還童,且去遊而參訪仙源。

一日,在北嶽嵩山遇繡衣使者告訴他說:“中峰石室內,藏有《三皇秘典》、《黃帝九鼎丹書》,得而修之,可以升天!”

於是張道陵齋戒而入石室,果然得到丹經道書,遂赴雲錦山(即龍虎山),精思修煉,而得分形散影之術。

由於張道陵用符水咒法給人治病,家鄉人凡患有疾病者,篤信其道術,認為與他有關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也都是帶有仙氣的聖物,可以治病,再加上阿房村緊靠古邀帝城、牛王廟等神聖之地,方圓數百裏來其故居地取土治病者不絕。

然而天師府更絕妙之處卻被暢鵬所驚訝。與武當派一樣有個當武雄的孤城子,天師府亦有外府張天虎,從道不顯道,道亦有道。

天虎為門亦為名,每一任的掌門都叫張天虎,以天師府為尊,不以天師府為名。

這一任的張天虎道力深厚、法力無邊,精通拳術武藝,更通鬼神與玄妙密技。為展示其的妙能,當麵施展法術:‘過鬼門’。

放著正事不幹,談神論鬼,礙得孤城子的極力推薦,去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