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吧,名義上的管轄權和稅收都交予你八桂軍政,賓州仍然由原本的人員管理,駐軍我撤回,隻保留僮族的民兵自衛隊。希望你們不要輕易的更換人事,賓州發展到今天自有它的模式。基於我對賓州和鄒圩的特殊感情,這已經是我最大的讓步了。”
暢鵬在李德林深感難為之時放出了這番話,李德林滿臉慚愧的說道:
“我難以想象季寬和健生他們反對意見那麼大,從委拘於他人手下到搏命征戰,地盤和控製權在他們的意識裏是那麼的強烈,但連我都沒能設想到邕城在西海灣特區的主導下,如何成為如你所說的富饒,真想去西海灣看看!暢鵬,西海灣的三大新區和保稅工業區真有你說的那麼誇張嗎?”
暢鵬說道:
“如果我將賓州全縣的工商業撤回西海灣,你們得到的隻是諸如八桂的一個普通縣域。明日你和我一起去賓州,當你了解那裏的實際情況後,你即使不去西海灣考察也會明白的。
告訴你一個數據,賓州當前的產值不亞於於八桂目前的全省產值,這也是我改變主意、保留賓州給你的一個原因之一。在戰亂中平複的八桂百廢待興,需要一個賓州縣這樣的經濟領頭羊來拉動。”
此時的八桂經過連年征戰、兩廣之間爭鬥不休、與滇、黔、湘拉鋸不斷,苛政、軍閥、匪害、天災等禍害連連,早已一窮二白,八桂最多也就是局部有一些鴉片過境貿易、那畸形的流財。
真實的曆史中,八桂在民國的發展,主要是依靠鴉片貿易和與法蘭西殖民地安南接壤的地理優勢。
英格蘭控製了沿海一帶,鴉片貿易幾乎由其壟斷,隻有經過雲桂和滇黔兩條交通線,提供低於東印度公司價格的鴉片來獲取利益。
滇黔之間山路崎嶇、軍匪雜亂,而八桂的水路可通粵湘,自然可獲得更大的貨源和利益;再就是法蘭西想通過發展八桂來拉近與英格蘭在華的利益差額,包括從安南過來的鴉片都是法蘭西的措施之一。
自工業革命後,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由於生產力過剩和本國本地區的消費能力有限,不得不向殖民地和人數眾多的遠東國家傾銷,小日本和戰敗的德意誌均是如此。
如非如此,小日本和德意誌怎麼會那麼快速地發展起來,養虎為患,最終倒黴的是洋人自己。英法沒有那麼大的人力和能力來控製殖民地的政權和經濟,這就是他們對西海灣有求必應的原因之一。
新桂係在鴉片與對法貿易中獲得了基本的建設和發展基金,在30年代將八桂建成了全國有名的模範省,這裏麵甚至還包含了來自於小鬼子的、不平等資金和物資的支持。
雖說僮族人不要命、打仗狠,但要是沒有後勤、吃穿不夠、武器不足,那打個屁!
否則他李德林怎麼能一路打到華北、幾乎戰無不勝,一直幹到副總統、代總統。後期老蔣在經過整合的江浙一帶的迅速發展後,不也把老李打回原形。
曆史有很多鮮為人知的東西,政治沒有黑白之分!
年代人看年代事,七八十年代又有多少人知道國民軍才是正麵戰場抗日的主力軍,某些戰績在國*黨的戰役級別裏不值一提,什麼是大捷?偷襲一個後勤部隊、收拾千把人便叫大捷?一個死人和損失是對手幾倍的戰鬥叫勝利?
這時的華夏,太多國人均無國家的概念,長江對岸是誰的都不知道,隻知道俺村歸保長管,保長幫縣令收稅。
所謂軍隊軍人更可笑,坦克用刀砍、槍炮來了用命填、聽從指揮為餉錢!
我看不下去,不想評論也不能評論。曆史已過去,就讓他過去吧!隻知道落後就要挨打。
不能告訴李德林他今後將會麵對什麼!更不能說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仔細思量一番,還是決定把賓州給李德林留下。
暢鵬相信李德林這樣的智者不會殺雞取卵,賓州的政治與經濟環境不會改變太多,如此對得起賓州人民就好了。
以賓州的經濟實力,即使不談發展潛力,在目前的民國總體態勢下,以目前這個狀態也就足夠。再勉強改變,會牽扯西海灣太多的精力和財力物力,得不償失!
放棄邕城、交還賓州的行政權,桂係三巨頭不再有任何怨言,真如兄弟般地與西海灣方麵相處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