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暢鵬大手一揮,嚴肅地發出命令。
一聲令下,出乎意料,德裔雇傭兵樂隊首先奏響歡樂頌:
隨著第九交響樂的開場曲,七七49名德裔軍人踏著步伐與樂隊隊列,弦樂奏出、逐漸加強,直至整個樂隊奏出威嚴有力,排山倒海式的主題。
德裔軍人士兵們高唱:
歡樂女神聖潔美麗燦爛光芒照大地
我們心中充滿熱情來到你的聖殿裏
你的力量能使人們消除一切痕跡
在你光輝照耀下麵人們團結成兄弟
你的力量能使人們消除一切痕跡
在你光輝照耀下麵人們團結成兄弟
貝多芬這首作品中反複表現的主題--鬥爭,折射出鬥爭的艱辛過程;旋律跌宕起伏,時而壓抑、時而悲壯,似乎看到的是勇士們不斷衝擊關口,前赴後繼企盼勝利的景象。
暢鵬真不知道辛報國去哪裏弄來那麼多的西洋樂器,短笛、長笛、雙簧管、單簧管、低音管、銅管、法國號、小號、長號、定音鼓、軍鼓三角鐵、鈸、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
更想象不到雇傭兵團裏有這麼多的音樂人才,合唱隊居然用中文演唱,歌詞通俗,令在場的華人都易懂,尤其難得,。
看來是德意誌軍官們給他出的主意,同時也映射出德意誌民族對戰爭的。。。
合唱告一段落。一師作為先導、各部以營為一個方隊,邁著整齊的步伐,手持上著雪亮刺刀的步槍,向主席台走來。
他們雖然沒有後世解放軍閱兵隊列的實力,但西海灣部隊嚴格的隊列訓練以及各方陣進行了為期30天的隊列特訓,所展示的軍姿不是民國軍隊能比擬的,甚至優於西方國家的軍隊。
當隊列走到主席台前方,士兵們從邁步到正步,踏著整齊的步伐、提槍敬禮,動作合一。
照葫蘆畫瓢,暢鵬學著。。。領導人的模樣說著:
“同誌們好!”
“長官好!”
“同誌們辛苦了!”
“為人民服務!”
三個營的方陣走過去後,感覺很過癮的暢鵬,猛然地想起身旁的大總統,連忙請孫逸仙向閱兵隊致意,讓他也來過癮!
稍作推辭的孫逸仙即刻的向前邁一步,向士兵們揮手,照搬暢鵬的舉動。
暢鵬做個手勢讓回到主席台的辛報國上前來,低聲吩咐幾句,辛報國立即走下主席台,讓自己的副官立即跑向閱兵隊伍,對前進中的隊列交待著。
“同誌們好!”
“大總統好!”
“同誌們辛苦了!”
“為人民服務!”
除了已行走到主席台的第四營陣仍齊呼‘長官好’外,之後的方陣全都改成了‘大總統好!’。
這自然歸於暢鵬的功勞,一貫嚴謹的孫逸仙享受著雄壯、整齊、激昂地群呼,直到閱兵式結束良久,他激動的心情才得以平複。
參加閱兵的一師和各部官兵,均身著鄒圩生產的紮染迷彩軍裝依次走過主席台。
輪到快速反應師時,他們身著的是帶紅邊的軍綠色軍裝,這是周朝陽進一步試製出來的布料,所生產的軍裝剛好夠快反師一個營,嶄新而新式的軍裝和雄壯的軍姿,讓觀摩的人們進入陣陣高潮。
最後方陣隊列是蘇小明的特種部隊,他們手持一水的德製衝鋒槍,隊列不如其他方陣整齊劃一,而他們鼓點般厚沉的腳步聲,好似踩進人們的心中,令人呼吸不太順暢。
三萬多人的體育場內,首次鴉雀無聲,步伐聲震撼著每一個人,特種兵方陣走過主席台,孫逸仙甚至忘了發出致意,轉頭向身旁的暢鵬問道:
“暢鵬,這是一支什麼部隊,如此重的煞氣!”
“他們是殺人部隊,是插入敵人心髒的尖刀,戰爭不停,他們殺戮不止,他們將跟隨華夏民族戰鬥到底,直到這個世界沒有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