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從12個中隊裏挑選出120名訓練成績較差的新兵,與正在進行兵營後繼工作的老工匠兵們,成立後勤大隊,負責後勤、運輸、飲食、醫療、修理及工具製作等工作;
經過調整後的其餘人員仍然組成12個中隊,每中隊下轄3個小隊,每個小隊16人。多出的24人作為兵營警衛隊,在部隊訓練期間站崗放哨,待教導隊結業後,交由教導隊組織訓練,今後作為兵營長期的守衛隊;
任命辛報國為鄒圩保安司新兵營總教官,蘇小明、辛燦、辛武任教官,四人輪流執教,按“陸軍訓練大綱”組織士兵訓練,教導隊隊員輪換代理各中隊長、副中隊長和正副小隊長,協助訓練及進行領兵實習;
采購的裝備到位後,給每一個士兵發放武器,進行各類槍械兵器的通用訓練,訓練以目前的武器裝備為基礎,待武器升級後再分兵種訓練。
調整完畢,暢鵬嘴裏叼著煙,翹起二郎腿,心裏開始得意了!
教導隊說是由他親自培訓,但他將非常輕鬆,各戰技戰術科目,由在銀礦營地訓練過的警衛班帶領訓練,不再牽扯暢鵬的精力。
辛報國、辛燦、辛武三人的領悟和掌握能力都非常的強,雖說他們還要按“陸軍訓練大綱”,組織12個中隊士兵們訓練,他們三人每天每人隻有半天的時間進行戰鬥戰術科目訓練,然而他們的個人素質在整支部隊裏最強。
初期與幾人交流時,可以說一點即通,再根據對他們三人的觀察和了解,相信他們也將是教導隊裏最強的。他們都身具武功、體力強壯,文化修養及思維性更好,如讓他們接受後世的特種兵訓練,三人絕對都能成為“兵王”。
如果不是因為他們被動接受訓練和他們的知識眼界還比較片麵,暢鵬與他們對抗,肯定贏不了。
暢鵬真正對教導隊培訓還是在晚上,傳授的主要是戰略戰術的講解與分析、部隊間的協同、帶兵方法、作戰指揮、戰前偵察、戰後總結、思想動員、看圖與製圖作業以及特戰大隊的綜合訓練內容描述等。
訓練一大隊時的內容,已由蘇小明記錄和參與訓練中筆錄下來,把筆錄交給辛報國三人自己去領悟和整理,不明白之處他們就問蘇小明,暢鵬不時在空餘之時給他們開一些小灶。
白天睡夠了的暢鵬,晚上不到12點不會結束對教導隊的培訓,使得第二天拂曉就得起床的教導隊學員們,又要開始訓練或帶兵訓練,苦不堪言地他們,明白當官的艱辛。
而每個科目隻要辛報國、辛燦、辛武三人一弄明白,暢鵬即把培訓教鞭交給他們三人輪流執教,不對之處稍作指點,雖有重複也能令學員們更能融通。
蘇小明的文化知識與理論無法和辛氏三人相比較,但軍事技能得益於親近暢鵬的言傳身教,各項指標進步和指揮能力也不斷加強。
辛報國、辛燦、辛武三人的執教能力和經驗,每天都在快速的成長及加深,暢鵬同誌是喜上眉梢,離苦日子結束的時間不遠了。
來到鄒圩兵營10多天,對教導隊的基礎培訓科目,讓成心偷懶的暢鵬也教了一個來回,剩下的便是學員們領會和掌握的問題。
“陸軍訓練大綱”裏,辛報國等三人不斷在實際訓練實施中,做出適合的調整,更適合這個時期兵員掌握,當配置上武器係統係列後,新兵訓練就完成,部隊的可戰力也將形成。
所以,教導隊和新兵多數訓練科目,已交給辛報國、辛燦、辛武三人。很有閑暇的暢鵬,在兵營裏四處走動觀察指點,不時沉靜著,考慮和推演下個步驟的具體實施。占領收複、擴展軍隊、對付戰爭。。。
千呼萬盼,總算等到覃連雄購買回武器彈藥。
他親自領人將武器彈藥運到兵營。一進兵營,他便表示出濃厚興趣,問及多個兵營建設和訓練等的問題。
暢鵬顧不得招呼他,敷衍幾句便讓教導隊接過大車,將武器彈藥運往新建的倉庫裏,可謂望眼欲穿的暢鵬,拿著武器清單,對照著裝在木箱裏的武器彈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