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他說什麼眾人就信什麼,大夥都很高興。放下心來的暢鵬接著宣布命令:
參加解放戰鬥的每人發給20塊大洋;
對一班的4名漢族士兵,作出留用查看、以觀後效的處罰決定;
解散的4名僮族和4名漢族士兵,擔負新招士兵和寨子自衛隊的軍事訓練,分批守護寨子,訓練方法按他們原先所接受的訓練模式進行;
全部50支漢陽造步槍和子彈、手榴彈配發給馬裏山僮寨,作寨子守衛隊之用;寨子招收兵源名額獎勵的11800發子彈,而後派人從鄒圩取來;
二班三班由張春水帶領,配給士兵們6隻衝鋒槍和12隻駁殼槍,確保每人一支槍,執暢鵬的親筆信,到鄒圩取回存放在周家的槍支彈藥;
岑福頭人即時組織寨民,修建馬山裏僮寨到鄒圩的馬車道路,利於今後往寨子的運輸;
大家統一口徑,如遇外寨的人來查問,便就說寨子裏因反對昌富頭人而發生戰鬥,現岑福做頭人。安排使者,拜會其他的山寨並坐鎮山寨應付。
阿忠、阿財兩人前往偵查附近幾個僮寨和侗族寨子的情況。4班和岑東另有任務,明天一早出發。
一如估計,果然沒多久,幾個外寨都派人前來打探馬山裏僮寨的消息,岑福穿著代表頭人的服飾,領著一幫人有意收起新式步槍,依舊拿著鳥銃弓箭等原始武器,把前來打探的人堵在寨門外,與原昌富頭人較為親近的外寨探子,估計昌富是凶多吉少了。
離馬山裏僮寨最近的瓦穀圍僮寨心懷鬼胎,其頭人莫幾榮對馬山裏僮寨一直虎視眈眈,聽聞馬山裏僮寨有動靜便蠢蠢欲動,基於探子無法搞清馬山裏僮寨到底發生了什麼,弄不清虛實的他,沒輕易發動。便吩咐探子繼續打探,以待合適的時機發兵前來搶奪一番。
殊不知他自己的瓦穀圍已岌岌可危,謀劃中的暢鵬,已將這個瓦穀圍納入首先需要拿下的僮寨。
各山寨都已存在千年之久,鄒圩境內的各少數民族山寨頭人中,秉性良好的不占多數。基於與漢地混雜,鄒圩境內沒什麼大型而實力強悍的山寨,否則它便是漢人對付和打壓的對象,各民族與山寨間小打小鬧的爭鬥便是不良頭人的體現。
老話說得好,好人不長命、禍害活千年,這並非是好人活不長,而是無心防備容易被人算計,在這個沒有法律和法律依托的時代,固封自守者即使暫時強勢,但他的後代或接任者也能保持下去嗎?
強勢與善良是相對立的,好心也不見得會流傳!
貪婪與野心卻是動物的本性,久而久之的各山寨在這自懦弱的清代至民國,形成一個畸形的局麵,欺壓和搶奪成為不良頭人存在的可能與唯一模式,直到桂地崛起的新桂係統一了八桂,才有了基本的穩定。
這個穩定來自於新桂係完善的武裝力量與製度,民國模範省可不浪得虛名。但在這之前,一切的不良因素便是可充分利用的機會與機遇。
第二天一早,張春水按命令帶領二班三班回鄒圩,到周家領取並運回槍支彈藥和物資工具。阿忠、阿財兩人各身藏1隻駁殼槍,以收野貨的名義,分別到各處打探。
暢鵬送給岑福兩隻駁殼槍和一些子彈,帶四班拿著餘下的衝鋒槍和駁殼槍、毛瑟步槍,由岑東帶路去查看銀礦。芩福領著多人一直送行到山下,說準備好晚飯等他們回來,暢鵬叮囑簡單些就行,寨子不富裕,他這頭人要懂得過日子。
從地勢險要的原營地,翻過兩個山頭的一個山溝底,擺著9塊約為1立方大小的石頭,登高仔細一看,9塊石頭排成3個三角形,從大到小的三角形的角尖指向山溝南邊,順著方向往前翻過一個山坡的山坳下即是銀礦所在的。山坳四周的樹林比較茂密,唯獨銀礦的所在地植被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