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運行負載高。PC端通常需要瀏覽器登錄訪問其中的資源,手機受限於設備計算能力和電池續航能力的不足,在不同第三方軟件中切換時,手機的運行負擔過重,容易造成死機或卡機的情況,造成某些學生的學習心態和學習進度跟不上總進度。
2. 網絡環境。為保證本次實踐帶有普遍有效性,隨意選擇了教學樓內一間普通教室作為實踐場所。由於校內wifi信號未覆蓋到教室內,學生使用數據流量打開微信公眾號,下載教學資料和打開公眾號推送界麵的速度較慢,不一致的參與速度,延緩了教學進度,特別的是,當學生的數據流量使用完全後,大部分學生不會再使用微信。
3. 學生方麵。為獲得更全麵和更有深度的信息,本研究還隨機對整體效果評價低於50%的20名學生進行了訪談。訪談的主題有三個方麵:(1)對微信應用於教學的態度。(2)感受到的學習效果。(3)使用微信學習的習慣。以下是學生對微信輔助教學的部分訪談:
(1)操作性:微信操作方便,沒有技術障礙。
(2)學習興趣:微信是一款社交軟件,不是學習軟件,興趣不高。
(3)使用感受:推送到手機上的文件需要第三方軟件才能打開和保存,使用不便,而且推送的資料和課堂的PPT一樣,手機屏幕小,在視覺效果上不如課堂內的投影儀。
(4)學習習慣:從來沒有用過微信學習,不習慣打開推送的電子文件進行學習,組建的微信群更適合和同學聊天。
在訪談中,我們發現僅僅20為學生中僅有2人關注了和新聞學專業學習相關的微信公眾,大部分學生對微信的認知仍停留在搖一搖、語音短信、群聊上,認為微信是一款社交軟件,而不是學習軟件,可以說,大部分學生還未有使用微信進行學習的習慣。
四、結語
由於影響微信輔助教學的因素有很多,如教師的工作壓力、教學安排等,這些潛在變量在研究時一般比較困難,在本研究中沒有考慮這些外部變量的影響,此外,在本研究中,樣本人數偏少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研究結果的信效度。但從實際教學實踐來看,可以得出的結論是:學生們對以微信應用為載體的移動學習環境接受度並不高。基於微信的學習模式雖然擁有更加豐富的學習資源和更加便捷的信息傳遞方式,但這並不意味著在高校有推行的條件和基礎,在輔助教學軟件的選擇上,了解和把握教師對微信的看法,引導教師接受和有效地使用輔助教學軟件,提高教師對微信有用性的認知,是需要重視的一項工作。同時,將微信納入日常教學中,除了改善網絡環境和把握學生對微信的看法,培養學生將微信作為學習軟件的意識外,對微信的有效應用和教學管理也需要摸索。(作者單位:樂山師範學院)
基金項目:2014年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編號:201410649023
參考文獻:
[1]《騰訊發布2015微信用戶數據報告》[DB/OL],中國統計網,2015.06http://www.itongji.cn/article/060246012015.html
[2]袁磊等.微信支持下的混合式學習研究——以攝影基本技術課程為例[J],中國電化教育,2012.7:128-132
[3]郭靜.新媒體的變現——電子雜誌[DB/OL],鈦媒體,2013.09.03,http://www.tmtpost.com/60468.html
[4]Chabra T, Figueiredo J. How To Design and Deploy Handheld Learning[DB/OL].http://www. enoweringtechnologies.net/eLeaming/eLearning_expov5- files/frame.htm, 2007-9-3.
[5]Yu -Liang Ting. Using Mobile Technologies to Create Interwoven Learning Interactions: An Intuitive Design and its Evaluation[J].Computers & Education, 2013, (1):1-13.
[6]王萍.微信移動學習的支持功能與設計原則分析[J],遠程教育雜誌,2013.12:34-40
[7]徐梅丹等.高校教師使用微信輔助教學的影響因素研究[J],課程與教學,2014(11):90
注解:
①《騰訊發布2015微信用戶數據報告》[DB/OL],中國統計網,2015.06http://www.itongji.cn/article/060246012015.html
②《騰訊發布2015微信用戶數據報告》[DB/OL],中國統計網,2015.06http://www.itongji.cn/article/060246012015.html
③由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沈陽和中國科技大學博士朱旭琪聯合開發的新媒體指數大數據共享平台。
④袁磊等.微信支持下的混合式學習研究——以攝影基本技術課程為例[J],中國電化教育,2012.7:128-132
⑤傳統PC上網比例是指傳統PC用戶在全體網民中所占比例,網民最近半年使用過台式機或筆記本,或同時使用台式機和筆記本統稱為傳統PC用戶,PC上網比例計算方法為PC上網用戶規模除以全體網民規模。
⑥郭靜.新媒體的變現——電子雜誌[DB/OL],鈦媒體,2013.09.03,http://www.tmtpost.com/60468.html
⑦Chabra T, Figueiredo J. How To Design and DeployHandheldLearning[DB/OL].http://www. enoweringtechnologies.net/eLeaming/eLearning_expov5- files/frame.htm, 2007-9-3.
⑧Yu -Liang Ting. Using Mobile Technologies to Create Interwoven Learning Interactions: An Intuitive Design and its Evaluation[J].Computers & Education, 2013, (1):1-13.
⑨王萍.微信移動學習的支持功能與設計原則分析[J],遠程教育雜誌,2013.12:34-40
⑩徐梅丹等.高校教師使用微信輔助教學的影響因素研究[J],課程與教學,2014(1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