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兌(金)克震、巽(木),震、巽(木)克坤、艮(土),坤、艮(土)克坎(水),坎(水)克離(火),離(火)克乾、兌(金)。
並且八卦還對應著五行,金-乾、兌乾為天,兌為澤,木-震、巽震為雷,巽為風。土-坤、艮坤為地,艮為山。水-坎坎為水(月亮)。火-離離為火(太陽)。
而之後又出現太極八卦圖所描素
太極八卦圖,以同圓內的圓心為界,畫出相等的兩個陰陽魚表示萬物相互關係。陰魚用黑色,陽魚用白色,這是白天與黑夜的表示法。陽魚的頭部有個陰眼,陰魚的頭部有個陽眼,表示萬物都在相互轉化,互相滲透,陰中有陽,陽中有陰,陰陽相合,相生相克,即現代哲學中和矛盾對立統一規律表示法。以圓心可分為四份定為四象。四象為太陽、太陰、少陽、少陰。四象表述空間的東西南北,時間的春夏秋冬。任何一組矛盾加中心,就構成為三才。古代哲學認為天、地、人為三才,又在四象的學說基礎上,更進一層,又增加了陽明、厥陰兩麵項,它與四象組成六合之說。四象若加圓心就構成五行之說,南方為火,北方為水,東方為木,西方為金,中間為土。(也有用左青龍,即東方,為木;右白虎,即西方,為金;前朱雀,即南方,為火;後玄武,即北方,為水。)六合加圓心稱為七星。四象通過“一分為二”的切分,又構成八卦圖,先天八卦方位表示為:乾南、坤北、離東、坎西,兌東南,震東北,巽西南,艮西北。
八卦加軸心稱之為九宮。配九宮數為乾九,坤一,巽二,兌四,艮六,震八,離三,坎七,中央為五。
提起太極八卦圖,許多人都感到很神秘,至於其中的奧妙,則很少有人能說出幾分道理來。
卦者,掛也。是一種現象掛在我們的眼前,故而稱其為卦。
《易經》所說的卦,是宇宙間的現象,是我們肉眼可以看見的現象,宇宙間共有八個基本的大現象,而宇宙間的萬有、萬事、萬物,皆依這八個現象而變化,這就是八卦法則的起源。
當陳霍回想完這些以後就看到了古文所訴:八卦初始名為“太極”,自上古盤古開天辟地之後,盤古誕生後,再次第一個誕生的生靈,此人自命鴻韻,鴻韻在和道之前觀摩天地混沌之氣,混沌之氣分離陰陽之時,並且發現在陰陽二氣分開之時,再次相和,居然無法和在一起,並且陰陽合力之後居然能發出強大的威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