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依附惠妃(2 / 3)

“娘娘,孝昌公主這麼快便轉了風向,依附了惠妃,咱們做了這麼多事情既沒有將孝昌公主拉攏過來又便宜了惠妃,不是搬石頭砸自己腳嗎?”嬋娟回身看著一派自若的主子,懊惱地說。

劉華妃滿不在乎的笑了,自信滿滿的說,“本宮這麼做就是故意讓她去依附惠妃。惠妃多疑善妒,哪會真心幫她。再說後宮中沒有永遠的盟友,也沒用永遠的敵人,說不定那一日她便轉頭幫本宮,這樣本宮身邊不就多了一個對惠妃了如指掌的人了嗎?本宮果然沒有看錯,孝昌公主果真是個深藏不露之人,一點不像她表麵上表現的那麼順從,她既有頭腦又有主見,遇事不慌,這麼快便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捷徑,實屬不簡單。”

“既然娘娘留她有用,何以又要損她容貌?”嬋娟仍是不解。

“這裏不是咱們的太清宮,你以後說話注意點,小心被亂嚼舌頭的人聽了去。”華妃輕聲責備,警惕的四下望了望,接著道,“本宮讓你在她傷口上抹的藥膏名叫血閻羅,這種藥膏是保養容顏的靈藥,卻偏偏最忌傷口、忌酒、忌辛辣之物。若是遇上,傷口便會潰爛,藥膏裏的丹朱也會沉澱,即便日後傷口愈合也會留有一道紅痕,還會時不時的崩裂,若想消去紅痕,就必須擦拭本宮手上的秘製解藥。魚兒放出去了,我們總要留些魚餌以備將來釣魚之用,否則,魚兒一去不複返怎麼辦?”

“娘娘英明,嬋娟心悅誠服。”嬋娟如往日般對主子滿眼崇拜。

“快走吧,天氣寒冷,皇上尚未用早膳,別讓皇上久等。”劉華妃笑著催促道。

一主一仆,步履匆匆奔往皇上批閱奏折的禦書房。

東邊的太陽高高升起金燦燦的,與夏日的似火驕陽不同,冬日的陽光照在身上感覺即溫暖又怡人,一路走來,茯苓微微有些冒汗了。

富麗堂皇的夜華宮門口,早已佇立著好幾個身影,翹首以待等著來人。

“孝昌參見惠妃娘娘,娘娘千歲。”茯苓從容不迫地給武惠妃行禮。

武惠妃連忙扶起她,口中若有若無的敷衍著,“免身,不必多禮。聽說你一會兒來本宮這裏,壽王還有小侯爺兩人竟在本宮這裏坐了一刻鍾也沒起身告辭,往日他們向本宮請安可都是推三阻四不消片刻便走,本宮留也留不住。就連太華這個懶丫頭,今日也破天荒的來本宮這裏請安,本宮很是好奇,細細一問,才知道原來你同壽王、小侯爺早已在梅園結義。如今看來,孝昌公主的麵子比本宮要大很多啊。”

“娘娘說笑了,門口風大,娘娘千萬別為了孝昌有損鳳體。”茯苓並未理睬她那飽含試探、質疑的複雜目光,莞爾一笑,關切的提醒。

夜華宮溫暖如故,香氣襲人。

一席人坐定,武惠妃端起茶,掂起杯蓋緩緩撥動著茶水,狀似無心的問,“孝昌公主,你臉上的傷痕很深嗎?為何三日也未見好轉?”

茯苓眉間不易察覺的一跳,卻又斂住了,“許是傷口有些深了,才不容易好吧。”

“前幾日,我曾聽玉環說過你臉上的傷痕很輕很淡,應該沒什麼,怎會留下這麼紅的一道疤痕?”壽王詫異的問,不放心的轉頭看向上官愷,“大哥,你為二姐好好檢查一下,女子的容顏最為重要,別留下什麼疤痕才好。”

上官愷細細檢查了一下,驚愕的叫出聲,“奇怪了!”

“什麼事?”太華公主放下手中的點心,忙從座位上跑過去湊到他們麵前觀摩。

“臉上的傷痕確實很淺,按理說無論如何也不會留下疤痕。傷痕已經愈合,卻留下如此殷紅的一道疤痕,怕是不容易醫治,二妹,最近可曾吃過什麼奇怪的東西?”上官愷抬起頭目光灼灼的望著茯苓。

武惠妃冷眼旁觀,聽得認真,嘴角露出一絲意味深長的笑。

茯苓仍是自若如初,完全不受影響,灑脫地一笑,答得滴水不漏,“這幾日並未吃過什麼。不過那日醉酒回來我偶感風寒,風寒引起體熱也不奇怪。這傷痕我不在意,若是去不掉留著也好,還能警醒自己以後不做出格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