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洛陽是什麼樣子?”“講給我聽聽!”“哦。”看到細作疲倦的麵容,王詡馬上補上一句:“先喝口水,吃點幹糧,然後慢慢說。”王詡命令道。
“謝先生體諒!”細作感激地回應。
聽著細作的述說,王詡對洛陽城有了大致的輪廓。“那是座巨大城池,木石構成牆壁足有十幾丈高。城分內外兩城;外城以分田畝城和商賈城,顧名思意,田畝城是由纖佰交通縱橫的良田構成,由農夫、佃戶人家耕種之所;商賈城則是由商賈錢坊組成,內城是皇城有大量兵馬駐守……”
“停!”王詡止住細作的述說,言道:“你知道皇家的藏書室在那嗎?”
王詡的問法顯然超過細作的人生觀了。一般人刺探軍情,多以敵方兵力布屬,敵方的戰略方針;凡是要攻的敵軍,凡是要攻占的城邑,所有要擊殺的敵人,都要必須要在開戰前了解其主帥及其左右親信、掌管通接賓客官員、守門小吏、門客幕僚等的姓名,這也是命令間諜探察的信息。
“不知道嗎?”看到細作臉上直冒的冷汗,王詡意識到自已的言語不當,又改口道:“不知道沒關係,下次去務必探明所在。”
正襟危坐一旁的曹操及諸將,都被王詡雷到了。他們也想不通王詡打著什麼鬼主意。
顯然,王詡早已揣摩到他們會有這麼反應。王詡解釋道:“若有朝一日,我們能攻入洛陽,有一個地方是必須率先占領,不可或缺的,那便是皇家藏書室。”
曹操自詡也是精明之人,此時也犯糊塗了,“先生究竟何意?請明言。”
王詡露出了他的一張底牌:“漢高祖手下蕭何為漢初三傑之一,論功何以第一?”
已經被王詡罰抄史記三遍的樂進馬上應道:“蕭何鎮守關中,經略後方,使糧草,布匹,錢糧,士卒源源供應,方使劉邦敗而不衰,最後戰勝了項羽。”
“答得好!做為獎勵,今日不用罰抄了!”王詡小小鼓勵了一下。
“可是這和皇家藏書室有關係嗎?”曹洪弱弱地說道。(此時,曹仁、曹洪已入了曹家軍)
“可見閣下讀書太死了!蕭何能有此功,是因劉邦入鹹陽以後,眾將紛紛爭奪金銀財物,蕭何卻收集了秦朝的律令圖籍,從而使劉邦對天下各處關隘險要、戶口多少、風俗民情了如指掌,此後取勝和治理天下全賴於此!”王詡繼續說道。
“喔!原來如此,先生要問皇家藏書室所在,是因為這個呀!”諸將皆十分振奮。曹操聽完感銘肺腑,卻不動聲色。
“可是呀!現在洛陽尚在董卓之手,就算知道藏書所在,怎麼把書從洛陽運出呢?”
“書當然能運,隻要董卓棄守洛陽的話!”王詡緩緩說道。
洛陽城中繁花似錦,城中百姓依然過著他們的小日子(至少還活著。)誰也不知一場大禍即將降臨。城中西街有一座破茅草搭成的屋子,既寒酸又簡樸。屋子的主人在席子上正津津有味地看著《史記》,一旁的仆人神色自若,準備著飯食。
正應了“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屋主人的簡陋由於屋主人的存在顯得格外引人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