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習近平“四個全麵”戰略思想(1 / 2)

習近平“四個全麵”戰略思想

作者:劉海濤

2015年,是全麵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也是全麵推進依法治國的開局之年。 “四個全麵”戰略思想,應運而生。2014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調研時,第一次明確提出“四個全麵”的總體布局。強調要主動把握和積極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協調推進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全麵深化改革、全麵推進依法治國、全麵從嚴治黨,推動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邁上新台階。2015年2月,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關於“四個全麵”,習近平總書記又做了迄今最為明確的說明和界定。“四個全麵”戰略思想,是以習近平同誌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全新布局。

“四個全麵”是一個大係統,每一個“全麵”是一個小係統,彼此之間相互依存、關聯遞進。全麵建成小康社會是奮鬥目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指向;全麵深化改革是“關鍵一招”,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注入強大動力;全麵推進依法治國是根本保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保駕護航;全麵深化改革、全麵推進依法治國如鳥之兩翼、車之雙輪,推動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如期實現;全麵從嚴治黨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是新常態下波瀾不驚、破浪前行的壓艙石。

——人民論壇“特別策劃”組

強烈的問題意識

新起點也麵臨著新的挑戰,正所謂水漲船高。改革開放之初,人們的迫切願望是填飽肚子;溫飽問題基本解決以後,就有了學習文化等精神方麵的要求;人們的素質提高以後,必然產生出當家作主、參政議政的熱情,並追求全麵發展……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始終充滿新期待。但是,目標和現實始終存在差距,理想和條件經常發生矛盾。社會問題由此不斷產生。現實地說,我國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依然突出,科技創新能力不強,產業機構不合理,發展方式依然粗放,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較大,社會矛盾明顯增多,教育、就業、社會保障、醫療、住房、生態環境、食品藥品安全、安全生產、社會治安、執法司法等關係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較多,部分群眾生活困難,形式主義、改良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問題突出,一些領域消極腐敗現象易發多發,反腐敗鬥爭形勢依然嚴峻等問題。這些問題客觀存在,有目共睹,發展中的問題也隻能靠發展來解決。

黨的十八大勾畫了在新的曆史條件下全麵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的宏偉藍圖。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中指出,這是我們黨團結和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繼續前進、為全麵建成小康社會而奮鬥的政治宣言和行動綱領,為我們這一屆中央領導集體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習近平總書記在“關於《中共中央關於全麵深化改革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的說明”中指出,麵對新形勢新任務,我們必須通過全麵深化改革、著力解決我國發展麵臨的一係列突出矛盾和問題,不斷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製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在“關於《中共中央關於全麵推進依法治國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的說明”中指出,黨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對全麵深化改革作出了頂層設計,實現這個奮鬥目標,需要從法治上提供可靠保障。

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誌為總書記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多次強調從嚴治黨,對黨的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對全麵從嚴治黨作出了部署。

這一係列重大決策緊密聯係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新實際,蘊含著“強烈的問題意識”,體現出“以重大問題為導向,抓住關鍵問題進一步研究思考,著力推動解決我國發展麵臨的一係列突出矛盾和問題”的治國理政新思路,形成了“四個全麵”的戰略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