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結一座十字街頭的塔(1 / 1)

結一座十字街頭的塔

編者的話

又到歲末年初。回顧2014固然心緒難以平複,展望2015卻似乎全然迷茫。

2014年初人民幣的意外貶值,使得習慣了走在單向升值通道的國內企業交了一筆不菲的學費,典型如各大航空公司。隨著2014年人民幣出現了彙改9年來的首度年度貶值,人民幣在美元如此強勢的背景下走出適度貶值行情已經呼之欲出,屆時看2015年初A股上市公司發布的年報和一季報可知,這一輪國內企業司庫課程的初試與複試的成績如何,是否取得了值得欣喜的進步。

無論如何,中國經濟增長的放緩極大地改變了很多全球經濟的固有假設。比如,盡管微信朋友圈裏“陰謀論”天天刷屏,但油價在2014年底的暴跌,和之前這個景氣周期的暴漲一樣,都離不開中國需求這個主角的變臉。而美元的持續走強與日元的惡性貶值,更是給之前從未參加過雙多向飛碟比賽的央行出了一道前所未有的難題,於是在全球第一大M2規模下降息降準的常規市場邏輯,已經麵目全非到了奇葩的程度,去年年底股市的脫韁飆升即是明證。

就具象到抽象的歸納而言,可以說2014年度是個努力顛覆中國走向市場經濟改革以來形成的長達數十年諸多默認假設的一年。

比如資本市場改革,無論是核準製還是注冊製,整個市場的定位應該兼顧融資端和投資端的雙向安全、合規與價值創造。令人沮喪的是,截至目前管理層仍然脫口而出的是“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市場的存在是通過交換獲得雙向價值輸入的,十五年前的“為國企三年脫困”服務的定位,其從源頭汙染的惡果流毒甚遠,直到現在A股市場中最差的一批ST股票都拜當時的這條“金融國策”所致。

再比如稅製改革。當稅收法定的原則一再被最高層強調之際,連續上調成品油消費稅的財政急行軍再次讓整個社會震驚——“加稅如此輕而易舉,而減稅比登天還難”。看來“稅收法定要成為政府頭腦中的常識”這件事還有相當長的距離要走。而且,稅收法定的要義在於程序的法定,而不是具體的稅率,有了政府與納稅人充分協商的程序,相信這將是一個還稅收正義性於社會的曆史性機遇。

再比如司法體製改革。作為向市場經濟過渡的最後幾步,司法體製是否能如約實現“保證依法獨立行使審判權和檢察權”,將是劃定政府與市場邊界的關鍵所在。如果2015年內能出現一些具有突破性的裏程碑舉措,將對於整個市場經濟運行成本的下降起到重要的催化作用。

當然,對CFO們來說,市場運行的理性經濟人假設仍然是我們麵對紛繁複雜的市場不確定性的思考根基,猶如一座周作人筆下的十字街頭的塔。隻是身為企業理性中樞的CFO們要做的不是躲進去,而是從這裏出發,引領公司安全、穩健地走向更遼闊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