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劍中藏隱山居人
且向山水尋光景,何必取奪塵世名,
劍行一生輕勒馬,蒼茫天地隱我形。
傲笑峰頂,雲空萬裏,風掠人心,一老一青兩人縱觀無際,廣覽塵紛,一論劍道武顛,一者,劍技所成聞於世,一者,劍境人間笑頂峰。
風無痕,天賦異稟,武林世家巴蜀風書堂第二代堂主風天忌的膝下第二子,年輕有為,才俊駁出,劍如其人瀟灑而快意,劍技尋遍江湖英才而不曾有敗,武林中知其劍技者無人不讚其及;慕瀟嶸,一介高人隱士,仙風道骨,灰衣淳樸,氣定神閑,劍境如其人般隱其鋒芒,知其人者更是稀如珍寶,數十年與其交手過的劍者更是屈指鮮有,更多的是,江湖高人們常聞其劍境與劍道已達巔峰,雖手中無劍,卻留下劍隱之名。
微風起,雲飄過。
風無痕行完抱拳禮後率先出擊,四尺七寸劍如與風爭速,多少豪傑就敗在這一劍,而自己在初招便使出全力,也意在向劍境隱者致敬,因為他必須全力以赴,這一劍他如以往與他人相較般,避其要害處而擊之。雖他深知自己劍技無雙,但仍需解其劍境之深,隻不過,這次是奉家父之命拜訪隱者慕瀟嶸,借其以求劍境。若是一般劍者,恐怕早已在瞬間被擊中,可是對麵慕瀟嶸,手無寸鐵的劍隱,麵對這萬千氣凝一擊,卻見慕瀟嶸身形如鴻鵠飄閃,輕鬆避過急招,左手運化劍式如手中執劍一般自如,一擊對方手腕處的太淵穴,風無痕瞬感氣阻人沉,勉強握著手中劍,卻又抱元發力,運氣集神於左手,反向接過右手即將掉落的手中劍,空翻後使出“燕返”,燕返乃風無痕自悟之招,若是他使出這招,便證明對手已不是一般高人,可讓他沒想到的是第二招便使出,依如風般急速,側身向慕瀟嶸擊去。數十年遇到多少劍中高手,被拖入持久或被壓製也有過屈指可數的幾次,但最後都是這招燕返定局成敗。而這一次他卻超如以往般盡全力,他深知右手被對方劍氣所封,暫時已無力再握劍,全身的氣勁都集於此招,卻見慕瀟嶸沒有閃身,依然運氣於左手,瞬間用食指與中指夾住了劍端,風無痕驚訝之餘卻感身形如被定住一般動彈不得,如有一種渾厚的內力從被夾住的劍端傳來,一下亂了自身的氣息,風無痕無法自如運氣,刹那間果斷棄劍,拚盡全身最後的氣勁化一股掌風朝向慕瀟嶸,慕瀟嶸左手丟出指中劍抬掌一應,卻如平凡普通的一掌,雙掌對壘一瞬,隻見風無痕被震退數十步,而慕瀟嶸安然立於前,一揚掌風收氣,雙手背後,如山身矗立穩如泰嶽。
“我敗了,今日一睹前輩武資,晚輩自歎不如”風無痕恭身坦然麵對慕瀟嶸,自己都沒想到,三招,簡單的三招便敗下陣來,而這三招卻是風無痕曆過多少寒天冷月的苦練與自悟才終成,終究不如劍境隱者的一隻左手。素聞劍隱果然名不虛傳。
“劍中有道,無勝敗,你的天賦身法亦是百裏挑一,劍中雖銳氣有餘,卻功道不足”說完,慕瀟嶸撿起掉落在地上的劍,輕浮數步走向風無痕。
“早聞前輩劍境超脫凡塵,今日一會,果真讓晚輩深感差之千裏,受家父之意拜會前輩,借此機緣才冒昧向前輩以求劍道,今日一會此生足矣!”風無痕接過慕瀟嶸手中的劍,插入劍鞘,躬身抱拳說道。
“你的劍空有技法,卻如中空之囊,缺其氣境,而氣境之修則在於通心通靈通萬物,修劍技需天賦與勤苦,修劍境卻要曆人世之所曆,通萬物之所感,融天地之所氣,氣劍融合後才方可達人劍合一的初修”慕瀟嶸看著這個天賦異稟的年輕人,諄諄而道。
“多謝前輩點悟,晚輩自當勤苦修行,通悟劍境......”風無痕中肯堅定,語氣謙卑有力。
“方才與你交手初招中便覺你的劍中含仁義悲憫,明可專準老夫要害之地攻之,卻故意差之毫厘,雖盡全力,卻仍感收手三分餘地,意在劍式的展現。你有這般心性進行修為,即便初修時因少其利氣而不見所成,可經數載日月洗禮後,亦可達君子仁義之劍境,乃容萬物之劍心......我在如你般年少時,劍中戾氣外露,孤傲江湖,卻少了你這般仁慈與悲憫,若早有你這般心性,恐怕也不會犯過太多過錯......”慕瀟嶸望天歎息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