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用兵淮南(2 / 2)

李存孝心中十分感激,隻要不與李克用交戰,在李存孝想來就已經是很好的結果了,孫儒雖然兵多將廣,可都是烏合之眾,相對來說好對付一些,更不用於李克用發生摩擦,免去了好多尷尬,他自然一百個願意,當然滿口答應。

朱溫道:“你不要答應的太快,孫儒雖然是土匪出身,可身邊確實有不少大將,加上有劉建峰相助,實力不可小覷。他號稱大軍五十萬,雖然不盡不實,可二三十萬人是有的,你隻有一萬多人嗎,龐師古剛剛吃了敗仗,原本的三萬人馬現在隻有兩萬多,你們加起來不過四萬人,兵力懸殊,這仗不是那麼容易打的。”

李存孝道:“兵貴精不貴多,孫儒為人殘忍好殺,刻薄寡恩,可以先對其部署分化離間,之後在再對其嫡係人馬各個擊破,他兵馬眾多,是優點也是缺點,數十萬人不可能聚集在同一個地方,因為任何一個地方的糧草都無法供應如此多的軍隊,所以他的人馬定然會分成好幾股,分別駐紮在不同的地方。這樣就給了我們以各個擊破的機會。”

朱溫點頭道:“這場仗勝負的關鍵不在孫儒,而在劉建峰。”

李存孝知道朱溫如此說定然有他的道理,所以他並沒有接話,隻是靜聽朱溫的分析。

朱溫接著道:“劉建峰與孫儒同為秦宗權麾下悍將,聽命與孫儒其實並不甘心,加上劉建峰處事圓滑,現在跟孫儒結盟隻是暫時的權宜之計。劉建峰麾下有一個大將馬殷,此人目光遠大,文武雙全,為人謹慎,隻要說動他與孫儒脫離關係,就有七分把握能讓劉建峰退出淮南,到時候擒殺孫儒就容易的多了。”

李存孝聽後連連點頭,雖然他不知道馬殷是哪一位,但他知道朱溫既然這麼說,就一定有他的道理,李存孝已經聽說朱溫麾下有一個叫王檀的江湖人物專門為他打探消息,據說這個情報組織的據點在梁山,以山大王的身份做掩護,這件事情他雖然知之不多,卻也略知一二。

可這次李存孝確實是想錯了,馬殷的事情朱溫並不是從王檀的情報係統得到的消息,而是曆史的大走向就是如此,後來劉建峰走出淮南,先入閩,後入湘,占據了潭州(湖南長沙)這個軍事重鎮,並以此為根基向四周擴張。劉建峰被部將所殺,馬殷平息叛亂,占據了湖南,並接連攻下了附近十餘州,成為晚唐時期南方的一個比較有實力的割據軍閥。在後梁時期封楚王,後梁覆滅後,馬殷建立楚國,成了五代十國中的十國之一。

馬殷既然能夠在紛亂的鬥爭中脫穎而出,就證明他絕對是一個比較明智的人,絕對能夠看清現在的形式,孫儒的強勢不過隻是曇花一現,不得民心的人,肯定會消失在曆史的海洋中。

數日後,康懷英接替李存孝為洺州刺史駐守洺州,李存孝為淮南剿匪招討副使,帶領本部人馬南下與在高郵駐紮的龐師古會和,兩路人馬聯合楊行密合力圍剿孫儒,在如此局勢下,錢鎦已經感覺到了危機,盡量不參合淮南的軍事行動了。錢鎦這些年來雖然發展迅猛,可論實力跟朱溫的差距還是很大的,為了在淮南分一杯羹而得罪朱溫這個強敵,是他所不願意看到的事情。

錢鎦永遠也不會忘記當初在杭州城外被朱溫用計大敗的事情,當時朱溫不過是黃巢麾下的一個將領,而錢鎦也不過是董昌麾下的一個兵馬指揮使,當時的錢鎦在對陣黃巢的義軍中屢次建立奇功,卻不料在一次偷襲曹師雄的營地的戰鬥中遇見了朱溫的埋伏,千餘精兵僅有自己帶著數十個護衛狼狽逃回臨安。他清楚的記得朱溫那指揮若定的瀟灑之態,還有徐懷玉、朱珍等在馬上揮舞刀槍的悍勇之態,從那時候起,錢鎦就已經決定,盡量不與這個人為敵,這個人的成就也絕對不會在黃巢之下。

錢鎦派遣使者聯係楊行密和龐師古,請求三路人馬聯手圍剿孫儒,到時候自己隻要蘇州和常州,淮南自己並不插手。

楊行密的目的是淮南,既然錢鎦不插手淮南,楊行密當然表示讚同,雖然放棄蘇州和常州他心裏也有些不舍,但他心裏清楚,如果不收拾了孫儒的話,不要說蘇州和常州了,就是自己現在的根據地宣州能不能守住還是未知之數,經營了那麼久的廬州不一樣也被孫儒攻破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