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一章 汴徐大戰前夕(1 / 2)

時溥的發家史別人不清楚,朱溫可是清楚的很,時溥本是感化軍的牙將,機緣巧合之下節度使派他帶領三千人馬去支援長安,圍剿黃巢,他卻倒打一耙,把節度使給收拾了,自己做了節度使。

這種事情在唐末屢見不鮮,並不怎麼丟人,相反的,時溥還常常以此為傲。

再後來時溥瞄準時機,在黃巢兵敗逃亡的時候緊追不舍,一路追到山東狼虎穀,黃巢的外甥林言把黃巢的人頭獻給了成德鎮的博野軍團練小將宋文通(也就是後來的李茂貞)。被時溥的大將李師悅半路給搶了,宋文通等人兵力不足,隻得恨恨而回。這一個天大的功勞就落到了時溥的頭上,在各路人馬大戰黃巢的時候,時溥不過是搖旗呐喊的料子,誰能想到他卻成了最後最大的贏家?

時溥因此被認定為圍剿黃巢的最大功臣,中國這塊土地上就是這樣,無論過程如何,主要是看結局,本來野心勃勃的李克用費盡九牛二虎之力糾集塞外各族人馬準備大幹一場,打了那麼多硬仗,最後功勞卻落在了時溥的頭上,對於這一點李克用也很生氣。李克用自認功勞最大,卻跟時溥這個打醬油的同樣封了郡王,李克用那時封的是隴西郡王,時溥是彭城郡王,而當時的朱溫卻還沒有爵位。

時溥加封彭城郡王之後,讓時溥的信心極度膨脹,有很長一段時間裏,他還真的以為天下各路藩鎮都要以自己馬首是瞻了,大喜之下,四處招兵買馬,準備在這個亂世大幹一番。不過這段時間也確實讓感化軍比以前風光了不少,兵強馬壯,至少表麵上是這樣。

直到後來朝廷任命時溥為蔡州四麵行營都統,更讓時溥信心暴增,以為自己就是真正的兵馬大元帥了,可以從容調度各路人馬。誰知道當時任東麵行營都統的朱溫根本不甩他那一套,讓時溥很不爽。

加上時溥與秦宗權交戰屢戰不利,他那極度膨脹的信心也逐漸有些暗淡了起來,這時的他才知道,自己不過是一個感化軍的節度使而已,雖然徐州兵是出了名的強悍,可蔡州的淮西軍也不是省油的燈,幾乎在唐朝將近三百年的曆史中一直在造反,屢次征剿,屢次反叛。直到後來李愬雪夜襲蔡州,生擒吳元濟之後,取消了淮西軍的番號,把蔡州並入忠武軍,治所設在許州,後來才算安定了一些。

不過蔡州人生性殘酷好殺,民風彪悍,就連時溥的徐州軍也要甘拜下風,幾場戰役下來,把時溥的脾氣也打沒了,隻能據城自守而已。相反的朱溫卻在跟秦宗權的戰爭中屢戰屢勝,後來這蔡州四麵行營都統的位置自然落在了朱溫的頭上。

這一點更讓時溥恨的牙癢癢的,不過也沒辦法,事實俱在,人家有那個能力,人家能打勝仗,自己卻根本打不過人家,這一點時溥還是有自知之明的。

再後來朱溫加封吳興郡王、東平王,就是朱溫招降的降將趙德諲也封了淮安郡王,這時的時溥才知道李唐王朝的郡王原來這麼不值錢,看來自己這個彭城郡王也沒有多少含金量。時溥本來想著大幹一場的打算就這麼胎死腹中,他不怪自己打不過秦宗權,倒怪人家朱溫跟他搶功了。

這時溥也真是,合著他還想著像上次那樣在最後關頭讓他撿便宜來著啊!天下哪裏有那麼好的事情?可時溥就是心中不忿兒,對朱溫那是恨的咬牙切齒,正好泰寧軍節度使朱瑾派使者來遊說,要跟感化軍聯合,共抗朱溫。

這一下正中時溥的下懷,本來還感覺自己對付朱溫還沒有多大把握,泰寧軍的朱瑾實力雖然不怎麼樣,可哪個不知道朱瑾和天平軍的朱宣是堂兄弟,兩鎮聯合,就是時溥也要靠邊站。現在三鎮聯合,對付朱溫還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可接下來的事情讓時溥很鬱悶,首先是朱珍在自己毫無準備的情況下占領了藤縣、沛縣,自己匆忙集結人馬,一萬多人竟然被朱珍包了餃子。這一下時溥算是知道朱溫的實力了,可他並不害怕,因為他知道朱珍手中不過兩萬多人馬,打自己幾座小縣城還行,真要打大仗的話,就不行了。他一邊集結兵力護衛彭城(徐州的治所),一邊往西集結兵力,準備跟朱珍大戰一場,誰知朱珍竟然忽然退兵了,弄的時溥有力無處使,想追又怕中計,隻有先集結兵力,等大軍雲集之時在打不遲。

過了半個月才知道朱珍去了魏博鎮,氣的時溥暴跳如雷,當下就下令打宋州。宋州刺史現在可是張存敬,老張可不是什麼省油的燈,老長時間沒有打仗,手都有點癢癢了,聽說徐州方麵竟然敢主動挑頭,當下就笑了,連夜安排部署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