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八章 踏雪尋梅(2 / 2)

兩女齊聲說好,張小惠已經坐在桌前,提起了蘸了墨的筆,靜候朱溫的佳作出爐。

朱溫故意沉吟半響,這才把南宋陸遊的那首《卜算子詠梅》給吟了出來:“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隻有香如故。”

朱溫這邊念完,張小惠也已經一揮而就,筆跡娟秀雋永,一筆一劃仿佛都能透出大家閨秀的那種特有的風範。她輕生的沉吟著詩中的句子,感受著其中的每一個字所體現出的深厚意境,這一次的震撼比剛才還要大的多。

兩女有心想說朱溫是不是剽竊其他人的作品,可她們兩人都是讀過無數的詩詞的,可以說名家的詩詞幾乎都知道,就是有不少孤本都讀過。韋鳳是書香世家,祖上當過宰相的人,家中的藏書當然十分豐富,她的兄長又是韋莊那個晚唐時期最著名的秦婦吟秀才,一首秦婦吟敘事長詩,是全唐詩中最長的一首。

當時在文人中流傳極廣,後來也同樣屢遭朝廷禁毀,這才曾一度失傳,直到近代才從敦煌石窟中再次找到,並迅速流傳開來,當然這是後話。這裏主要就是說韋鳳的文采受家學淵源的影響,文學修養很是深厚。

張小惠也是書香世家,父親曾做到刺史的高位,她同樣也是從小大量閱讀詩詞歌賦,加上她自由聰明,十歲就能作詩了。

越是文學修養高的人遇見絕句越是佩服,現在張小惠她們兩個女子就是這樣,對朱溫真是佩服的一塌糊塗,當夜竟然莫名其妙的差點兒同意了朱溫的大被同眠的請求,雖然朱溫的請求沒有成功,可一晚上還是在兩女的房間裏來回串了幾回。

朱溫心道:有才華真好,最起碼用來把妹子還是有點用的。

現在朱友裕、朱友寧、朱友倫他們都已經開始習武,唯獨朱溫的大哥朱昱的兒子朱友諒跟他父親一樣,喜歡讀書,卻不喜歡習武,朱溫也不勉強,隻是讓任由他們自己的喜好發展,因為朱溫知道,如果小孩子不喜歡,即便是你硬逼著他去做某件事,他也未必能夠做好,還不如讓他自己去自由發揮來的效果好。

大年剛過沒多長時間,成都方麵的謝瞳就傳來消息,說唐僖宗李儇已經動身回長安,命田令孜為十軍十二衛觀軍容使,神策軍中尉,帶領田令孜新收的五個幹兒子:王建、韓建、晉暉、張造、李師泰五人護衛著李儇趕赴長安,五人都為神策軍都將,號稱“隨駕五都”。

五人都是驍勇善戰的戰將,每人都有一身驚人的藝業,做神策軍的軍官也算是得其所哉。

謝瞳現在也離開了成都,由於唐僖宗見謝瞳是個人才,田令孜又不想讓謝瞳跟在唐僖宗李儇身邊,索性就封了他一個朝散大夫的官銜,外放做了陵州刺史。田令孜如此做就是怕萬一有能臣接近李儇的話會對自己不利,是以他對任何接近李儇的人都要經過嚴密的考察,絕對不能是能臣,隻有庸吏才有機會長時間的陪伴李儇。如此以來,李儇就是想跟自己這個“阿父”太監翻臉都沒有機會,因為他身邊幾乎都是田令孜的人。

李儇其實心裏心知肚明,可明白歸明白,真正想做的時候就不好說了。畢竟這麼些年下來,他一直對田令孜言聽計從,田令孜又是看著他長大的,所以李儇看見田令孜心裏就有些害怕,

就在同一時間,秦宗權在蔡州稱帝,國號蔡,設置百官,儼然是一個小朝廷一般。

秦宗權很少關心政事,卻讓麾下的將士們四出擄掠,以應付糧草等各方麵的危機。以戰養戰正是秦宗權的慣用策略。

短短數月之間,秦宗權就攻陷了附近二十餘州,唯有陳州的趙犨依然憑城自守,還有胡真坐鎮亳州和潁州,秦宗權雖然屢次派遣大軍前去攻打,都被胡真用計策戰敗,更何況胡真手裏現在也配備了不少的火藥,真正打硬仗的話,秦宗權還真未必能討的了好處。